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移动支付应用前景广阔

    从全球来看,随着3G商用进程的日益推进,从日韩到欧洲,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步伐在不断加快,成为移动运营商十分看好的业务增长点。在我国,移动运营商也在积极推广移动支付业务。如今,用手机不仅可以缴费、投保,还可以购买机票、电影票……移动支付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移动支付业务是移动运营商与金融部门合作推出的通过手机进行理财、缴费或消费的电子交易服务。从全球来看,从日韩到欧洲,移动支付业务的商用步伐在不断加快。尤其是在日韩两国,移动支付业务日益走向普及,成为颇具发展潜力的业务增长点。 

  在韩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移动用户通过手机实现POS支付,购买地铁车票,进行移动ATM取款。早在2001年,SK就推出了名为MONETA的移动支付业务品牌。2004年8月,SK将其移动支付业务整合为新的品牌“M-BANK”。通过在手机中内置智能型芯片,用户可以用手机办理各种金融服务。在日本,NTTDoCoMo等移动运营商均把移动支付作为重点业务予以积极推进。2004年,NTTDoCoMo先后推出了基于非接触IC智能芯片的Felica业务。用户可以利用这种手机购买自动售货机或者便利店的产品,还可以购买电影票。在欧洲,各大移动运营商也在积极推广移动支付业务。在国内,近两年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全面加快了与金融部门的合作步伐,手机银行、手机钱包、手机彩票等移动支付业务的应用步伐逐渐加快。 

    移动支付业务的实现方式 
  全球移动运营商开通的移动支付业务,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短信、WAP等远程控制完成支付,另一种是通过近距离非接触技术完成支付。 

  通过短信、WAP等方式完成支付 
  目前,我国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运营商开通的移动支付业务都采用这种方式。用户在需要交纳费用时用短信或WAP的方式通知移动运营商;运营商或从用户事先在运营商处开的虚拟账户中扣除金额,或通知银行在和手机号码绑定的用户银行账户上扣除金额;支付行为完成后,运营商以短信等方式告知用户支付已完成。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无需在手机中增加特殊的软件,只要开通此项业务就可使用。但缺点也非常明显:首先,购买的商品种类非常有限;其次,从购买到支付行为的完成,所需时间长,操作复杂。 

  通过近距离非接触技术完成支付 
  日本的NTTDoCoMo和KDDI开通的移动支付业务就是采用的此种方式。德国和法国正在进行用手机支付公共汽车车票和体育场入场券等试验。目前用于移动支付业务的近距离通信技术有RFID等,RFID是一种无接触芯片技术。日本NTTDoCoMo和KDDI采用的是索尼公司的FeliCaIC芯片技术,FeliCaIC芯片也属于无接触芯片技术。未来,蓝牙、802.11等也非常有可能应用在移动支付业务中。 
近距离非接触支付技术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支付行为完成耗时短。当用户将植入无接触芯片和天线的手机在特殊的阅读器前晃动时,就可将支付数据、票据或者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到移动运营商或者金融机构。缺点是:用户要使用移动支付业务必须更换手机,而现在具有此种功能的手机不仅种类少,而且价格昂贵。但可以预计,随着终端问题的解决,近距离非接触技术将成为未来移动支付业务的主流实现方式。 

    移动支付业务价值链模式 
  全球移动支付业务价值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运营商在价值链主导的价值链;另一种是银行主导的价值链。 

  运营商主导的价值链是比较初级的价值链,当前各国开展的移动支付业务价值链都属于这种。在运营商主导的价值链上,用户、商家和银行之间的资金结算都要通过运营商,这不利于调动商家和银行的积极性,并且用户通过移动支付业务购买的商品的种类也会受到限制,只适合于小额商品的支付。日本通过注资银行的方式,加强了与银行的合作。我们认为,在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初期,这不失为一个调动银行积极性的好办法。 

  银行主导的价值链是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种价值链合作模式。运营商在价值链中只扮演网络提供商的角色,银行走到了前台,直接和消费者接触。购买商品的价钱不再受限制,手机真正具有了信用卡的功能,安全性有了更高的保障。 

    移动支付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目前,全球移动支付业务已经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其发展步伐仍慢于人们的预期。影响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 

  运营商和金融机构的合作模式问题 
  相比传统的支付方式,通过手机支付,就会多出运营商一方来分享商家和金融机构的利益。无疑,这是商家和金融机构所不愿意看到的,特别是金融机构。如果运营商和金融机构之间没有构建起良好的合作模式或者合理的利益分成方法,金融机构就难以大力推动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如果没有金融机构的支持,手机钱包业务就很难顺利开展。 

  移动支付操作的便利性问题 
  目前许多开通手机钱包业务的移动运营商多采用短信、WAP等远程控制的方式完成支付。以短信为例,用户不仅要输入繁琐的文字信息,还要记住手机钱包业务的接入码;在发送完请求购买信息之后还有等待运营商的确认信息,这样一来一回,需要等待的时间较长,为用户带来了不便。因此,通过短信这种方式只适合购买一些数字产品,其便利性显然不如传统的货币或信用卡。 

  人们的消费习惯和对安全性的顾虑问题 
  长久以来,绝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了使用货币或信用卡消费,对手机支付还比较陌生。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人们对使用手机支付业务的安全性心存顾虑。实际上,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但人们仍然不放心将自己的身份信息、信用卡信息等保密信息通过移动网络传输。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移动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移动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相关推荐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