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2007年1~5月纺织行业运行形势分析

2007年以来,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已经从入世后的快速增长阶段回归到了平稳增长阶段。尽管行业发展面临着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调整、贸易壁垒升级、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等诸多不利因素,但行业各项经济指标均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总体而言,上半年纺织行业运行平稳。

    纺织行业运行平稳增长

    生产保持较快增长,产销衔接良好
   2007年1~5月,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1233.98亿元,同比增长23.95%;实现销售产值10928.13亿元,同比增长24.3%;产销率达97.28%,较去年同期提高了0.23个百分点,产销衔接良好。就分行业而言,制成品、化纤、纺机等行业的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快于全行业平均增长水平,分别达到24.01%、29.85%和31.62%,对全行业产值增长形成重要的拉动力量。 

 1~5月纺织行业工业产值及增速情况



主要产品产量也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据统计,2007年1~5月,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化纤产量937万吨,同比增长17.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纱741万吨,增长20.6%,提高2.3个百分点;布188亿米,增长12.2%,回落1.9个百分点;服装71.8亿件,增长14.5%,提高3.2个百分点。

    经济效益平稳提升,运行质量有所改善

    2007年1~5月,纺织行业实现利润总额391.90亿元,同比增长43.86%,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9.9个百分点。其中棉纺实现利润104.3亿元,增长50.52%;服装108.45亿元,增长29.54%;化纤51.16亿元,增长217.34%。全行业在劳动力、环境、资源等要素成本压力不断加大的条件下,注重产品内涵的增长和附加值的提升,行业效益平稳提升。而今年以来,棉花价格的相对平稳,国内外对部分化纤产品持续旺盛的市场需求,也为行业的效益增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7年1~5月,行业利润率达3.66%,比上年同期提高0.41个百分点,其中棉纺、服装、化纤的利润率分别为3.58%、4.29%和3.43%。

    在效益提升的同时,行业还继续通过加强管理,努力提高效率,使得运行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据统计,2007年1~5月,在统计的42220家纺织企业中,亏损企业8984家,亏损面21.28%,比上年同期下降1.68个百分点;全行业的三费比例为6.39%,下降0.26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达25.67万元/人,提高18.46%;总资产贡献率达9.61%,提高1.21个百分点。

    内外部压力增大,纺织出口增速放缓

    今年1~5月,受到出口退税率下调、人民币汇率上升、国际竞争加剧、外贸环境不明朗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不含94章)573.7亿美元,同比增长15.6%,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近9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出口206.68亿美元,增长11.1%,下降约9个百分点;服装出口367.05亿美元,增长18.2%,下降约9个百分点。就单个月份而言,今年上半年我国纺织行业出口增幅波动较大。1月份,我国纺织品服装当月出口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9.65%;2月份,增长72.16%;3月份,下降23.93%;4月份,增长15.91%;5月份,增长18.45%。总体而言,出口增速呈放缓趋势。

1~5月各月出口及增长情况


主要产品产量也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据统计,2007年1~5月,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化纤产量937万吨,同比增长17.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纱741万吨,增长20.6%,提高2.3个百分点;布188亿米,增长12.2%,回落1.9个百分点;服装71.8亿件,增长14.5%,提高3.2个百分点。
   经济效益平稳提升,运行质量有所改善
    2007年1~5月,纺织行业实现利润总额391.90亿元,同比增长43.86%,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9.9个百分点。其中棉纺实现利润104.3亿元,增长50.52%;服装108.45亿元,增长29.54%;化纤51.16亿元,增长217.34%。全行业在劳动力、环境、资源等要素成本压力不断加大的条件下,注重产品内涵的增长和附加值的提升,行业效益平稳提升。而今年以来,棉花价格的相对平稳,国内外对部分化纤产品持续旺盛的市场需求,也为行业的效益增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7年1~5月,行业利润率达3.66%,比上年同期提高0.41个百分点,其中棉纺、服装、化纤的利润率分别为3.58%、4.29%和3.43%。
    在效益提升的同时,行业还继续通过加强管理,努力提高效率,使得运行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据统计,2007年1~5月,在统计的42220家纺织企业中,亏损企业8984家,亏损面21.28%,比上年同期下降1.68个百分点;全行业的三费比例为6.39%,下降0.26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达25.67万元/人,提高18.46%;总资产贡献率达9.61%,提高1.21个百分点。
    内外部压力增大,纺织出口增速放缓
    今年1~5月,受到出口退税率下调、人民币汇率上升、国际竞争加剧、外贸环境不明朗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不含94章)573.7亿美元,同比增长15.6%,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近9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出口206.68亿美元,增长11.1%,下降约9个百分点;服装出口367.05亿美元,增长18.2%,下降约9个百分点。就单个月份而言,今年上半年我国纺织行业出口增幅波动较大。1月份,我国纺织品服装当月出口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9.65%;2月份,增长72.16%;3月份,下降23.93%;4月份,增长15.91%;5月份,增长18.45%。总体而言,出口增速呈放缓趋势。

1~5月各行业投资及增长情况

   而从投资区域来看,2007年1~5月,我国东部地区完成投资额568.64亿元,同比增长25.14%;中部地区164.28亿元,增长50.31%;西部地区52.07亿元,增长19.88%。中部地区投资增速显著高于东部地区。
    基于以上对1~5月我国纺织行业的运行态势分析,结合行业运行历史数据,我们推算,2007年全年,我国纺织行业工业总产值将达29500亿元,同比增长18%;纱产量2081万吨,增长18%;布627亿米,增长14%;化纤2221万吨,增长9%;服装190亿件,增长9%;利润可达1046亿元,增长18.5%;出口1757亿美元,增长19.5%。
    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快速改善,技术创新取得进步
    纺织行业通过国内装备制造技术的升级和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装备,使得行业的装备和技术水平大幅提高。2005年,棉纺行业中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比重已达到50%,比2000年提高20个百分点。精梳纱、无结头纱、无梭布的比重分别从2000年的20%、40%、21%提高到2006年的25.87%、56.61%、59.87%。
    同时,为了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纺织行业将“提高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成为2007年的工作重点。《纺织工业“十一五”科技发展纲要》提出的28项关键技术和10项重大装备,已经在行业深入宣传,家喻户晓,并开始全面实施。企业作为科技开发的投资主体和实施主体,在纺织专项资金的引导下,也纷纷增加科技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如中国恒天集团、太平洋机电集团等历史悠久,技术、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都承担了多项国家技术攻关和开发项目。此外,遍布各产业集群地的产业创新平台也将进一步发挥其检测、研发、信息、物流等功能,为中小企业产业创新发挥积极作用。
    区域结构调整取得良好成效,产业梯度转移步伐加快
    从投资的地区结构看,纺织服装行业的梯度转移趋势日益明显。随着东部地区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制约的加剧,纺织投资逐步向近邻的中部地区转移。而《中部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暂行办法》等国家导向型的措施也有望保证中部地区的投资发展速度,并驱动纺织服装行业的梯度转移和产业升级同步加快。2007年1~5月份东部沿海地区实际完成投资中,除浙江、北京、福建仍保持50%以上的较高增长之外,天津、辽宁、上海、广东、海南均呈现负增长态势。而中西部地区的河南、广西、云南投资增速分别达到80.39%、88.63%、145.01%,甘肃、青海的投资增速甚至高达210.37%和888.69%。
    在政策引导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东部企业纷纷西进,很多中西部省区也都为迎接转移做出准备,如河南提出要建成全国重要的新型纺织工业基地;安徽全面打造“安徽服饰第一街”,建成安徽省最大的纺织服装市场聚集地;湖北纺织业启动“千亿”工程;四川拟建成西部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重庆计划建成西部服装之都等。2007年1~5月,我国东部地区新增投资的比重为64.23%,比上年同期新增投资所占的比重下降了2.45个百分点,而中部地区的新增投资比重则由去年1~5月的25.68%上升到了现在的30.92%。
    市场结构调整促进行业发展,内需拉动作用进一步突出
    近年来,内需的增长正在推动纺织行业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主导型模式转变。2007年在国家实施“扩大内需主要是扩大消费”的方针引导下,内需市场的开拓成为了纺织行业平稳增长的重要支撑。2007年1~5月,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5018亿元,同比增长15.2%,比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全国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限额以上批发及零售额同比增长23.5%,提高2.7个百分点。旺盛的市场需求促进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内销比重的进一步提升。2007年1~5月,我国纺织行业工业销售产值达10928.13亿元,同比增长24.3%,其中内销额可达8222.55亿元,占销售产值的75.24%,比上年同期所占比重提高了1.8个百分点。
    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居民的纺织品服装消费能力的持续增强,促进了内销价格的提升。2007年1~4月,我国服装鞋帽、纺织品的零售价格指数均比上年同期有所提高。内需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的开拓,正在成为纺织业实现平稳增长的重要基础。1~4月,我国农村地区的纺织品和服装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了0.5%和0.3%,均比全国同类商品的零售价格指数高。
    三大问题值得关注
    “节能减排”取得一定成效,但任务仍然非常艰巨
    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纺织行业发展越来越多地面临着印染用水量过大、能源供应不平衡等资源限制、环境约束。“节水、节能、降耗、减排”成为纺织行业任重道远的发展任务。
    2007年以来,我国政府对节能减排工作更加重视,提出了“以节能减排为重要抓手,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效益提高”的工作任务。与此同时,企业对节能减排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根据今年4月底,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开展的专项调查统计,在被调查的2080家纺织企业中,有67%的企业设立了用能用水管理的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81%的企业制定有完善的能源、用水管理规定。企业通过加强管理、使用先进设备、改进生产工艺等多项节能降耗措施来实现节能,74%的企业2006年单位能耗较2005年有所下降,70%的企业单位取水量有所下降,而企业的水重复利用率也由05年的21%提高到了06年的31%。
    预期,2007年纺织企业能耗、用水总量将保持在2006年水平,单位产值能耗、单位产品取水量将进一步下降。
    出口退税率的继续下调,对行业带来一定影响
    自2006年9月15日起,我国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11%。在3个月缓冲期后,该措施影响逐渐显现出来。进入2007年以来,我国的贸易顺差仍然持续增加,国家出口政策进一步趋近,于2007年6月18日公布下调服装与粘胶纤维的出口退税率,使得行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据纺织工业协会测算,今年下半年,由于出口退税率下调2个百分点,服装行业利润将损失48亿元,利润率将下降0.26个百分点。
    受到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等因素的影响,低端纺织品出口将成为我国实现贸易平衡过程中的牺牲品。有专家断言,纺织行业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实现产业升级,但全行业效益增速下滑的阵痛在所难免。
    部分产品投资增长过快,值得关注
    化纤行业经过近两年的调整开始步入新的上升时期,以涤纶行业为首的新一轮投资冲动正逐步显现。2006年,化纤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4亿元,同比增长22.9%,其中涤纶行业完成66亿元,增长88%。而进入2007年后,因为氨纶、粘胶价格的大涨所引发的新一轮投资的盲目跟进现象异常明显,投资和产能扩张有逐渐加剧之势。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氨纶产能增长仅有华峰氨纶的5000吨和佛山英威达的约7000吨,2007年新投产的产能便骤增至2万吨以上。粘胶行业同样面临新增产能可能带来的供给压力。
    近几个月,锦纶、腈纶行业的投资增速也非常突出。数据显示,今年1~5月,锦纶行业实际完成投资额9.1亿元,同比增幅达190.3%,比去年同期加快209.3个百分点;腈纶行业实际完成投资额1.2亿元,增幅达160.7%,加快249.9个百分点。化纤项目建设周期相对较短,在高额利润吸引下不断扩大的产能对供需关系的影响很大,投资的过快增长可能导致该类产品的过度竞争,影响化纤行业平稳运行。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纺织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纺织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