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我国零售企业自有品牌问题探析

 一、自有品牌及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的开发

  自有品牌(PrivateBrand,简称PB)商品是指零售商通过收集、
整理、分析消费者对某类商品的需求信息,提出新产品的功能、价格、造型等方面的
开发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生产企业或自行设计生产,最终用自己的商标注册该产品,
并利用自己的销售网络平台进行销售的商品。

  超市开发自有品牌,无须支付任何品牌使用费。而且自有品牌商品可以省去很多
销售代理的中间环节,提升了利润空间,甚至可以改变超市中间商的地位。自有品牌
产品要做到低价,主要是来自于供应链环节。按照一般零售行业的供应链,是从“原
料-生产加工-经销商-零售商-顾客”,供应链每增加一个环节,商品的附加价值
就增长30%以上。拥有自有品牌产品的超市,在竞争上避开了价格战,形成了超市
独有的特色。

  零售商品牌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如今标有零售商品牌的商品在发达国家已
很流行,欧美的大型超级市场、连锁店、百货店几乎都出售标有其自有品牌的产品。
相比之下,国内零售企业开发品牌仍停留在重商品、轻品牌阶段,开发过于随意,品
牌选择和运营缺乏规划,更没有有效地推广。

  我国零售业相对其它行业对外开放较晚,但国内一些零售企业为适用市场需求和
竞争形势的变化加快了改革发展步伐,一些过去西方企业常采用的强强联合、优势互
补的兼并联合方式,已被我国的零售企业广泛采用;我国零售业的集中化和连锁化发
展态势也初见端倪。随着我国的“入世”,国外直接资本对我国零售业的渗透速度加
快,21世纪中国将是国际零售业争夺最激烈的一块地盘。零售企业以低价营销模式
在市场上竞争,盈利空间不断下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零售业面临微利时代
的困难选择。从长远发展看,开发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与竞争力的自有品牌商品是一
条积极主动的途径。

  二、我国零售企业自有品牌发展现状

  超市自有品牌的生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包括自建工厂、收购工厂、合作成立公
司以及贴牌生产。目前我国的超市自有品牌商品中,绝大多数是贴牌生产,超市本身
并不参与开发和生产过程。有些超市甚至不从生产厂家处直接采购,而是从经销商、
批发商处间接采购,然后贴牌,导致产品的品质难以保证。

  大多数本土连锁超市对自有品牌的开发仍处于尝试阶段,若想在自有品牌开发上
创造利润空间,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中国本土自有品牌目前的发展现状主要是:

  1.规模小,难以实现规模效应,运营效率低。只有拥有庞大的销售网络和雄厚
的资金实力,才能实现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销售。虽然我国近几年内超市得到了长足
的发展,但离真正实现规模经营,而且是自有品牌的规模效益还存在一定的距离,而
较低的平均利润率水平也削弱了零售企业的盈利能力。

  2.业态、产品单一,消费者对自有品牌的认知度低。自有品牌市场具有很大的
发展空间,而我国多数的超市并没有花大力气开发。零售企业自有品牌业态比较单一,
仅局限于大卖场和超市,而产品大多集中在低价值的便利性商品。处于价值链上游的
零售商没有意识到自有品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此相关的消费者认知度也比较低下。
调查表明:购买过自有品牌经历的消费者比较少,这既与我国零售企业发展自有品牌
处于起步阶段缺少宣传密切相关,反过来又削弱了企业开发自有品牌的热情。

  3.零售商对生产企业的监管能力不高,受限于生产商的加工能力、管理要求、
物流能力等,发展自有品牌的社会供应链基础还比较差。

  4.零售企业产品开发人员和品质检验人员人才比较匮乏,很难进行市场调查预
测,根据市场反馈信息进行新产品开发和品质检验,从而难以保证产品质量。

  三、零售企业如何打造自有品牌

  1.创立自有品牌的时机选择。零售企业要具备一定的自有品牌销售及消费规模,
良好的商誉和诚信力,同时兼备市场信息搜集、产品研发、质量控制和品牌战略管理
等能力,才能实现规模效益。

  2.合理选择介入领域和商品品种。利用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优势,及时了解商
品销售排行,从中选出畅销的商品类别作为自有品牌进行开发、生产。由于不同属性
的产品,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不同,成功实施自有品牌战略的可能性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并非所有产品都适合打造自有品牌,一般来说,具有以下属性的产品比较适合采用自
有品牌战略:技术含量不高的商品;单价较低的商品;购买频率较高的商品;保质期
短、保鲜程度高的商品;品牌意识弱的产品。

  根据零售企业资金、销售渠道等自身条件选择产品多样化或专业化策略,产品选
择的多样化可以从最大程度上选择成本低、销售量高以及企业经营具备优势的产品进
行生产;而专业化策略使企业集中化管理经营,自有品牌产品的质量更容易得到保证。

  3.选择合适的自有品牌生产方式。自有品牌的生产方式主要有自行研发生产、
委托制造商定牌生产和合作联盟生产三种。根据我国零售企业多采用定牌生产的情况,
在评估潜在的供应商时,应考虑制造商的生产能力、交货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制造商
的信誉,商家应多考虑生产能力过剩而市场开拓能力较弱的制造商。由于超市的优势
在于零售领域,而劣势在于生产领域,所以与生产企业形成战略联盟,能形成优势互
补。从交易费用理论来看,战略联盟形式把原来自由市场中的交易限制在战略联盟内
部进行,让组织内部的交易代替自由的市场交易,从而减少了自由市场的交易费用。

  对自有品牌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以顾客需要的质量为导向来指导制造商生产,全
面的质量管理还要求企业精心设计和严格控制生产与检验程序。

  4.零售商自有商品的分销渠道。制造商往往综合使用广告、人员推销、公关宣
传、营业推广等手段进行整体促销,而零售商经营自主品牌则主要通过人员推销和营
业推广鼓励顾客尝试,进而建立品牌忠诚度。超市可以通过系列陈列和联动促销鼓励
消费者对自有品牌的试用,同时通过服务创新和服务延伸全面提升自有品牌的形象。

  以屈臣氏为例,其自有品牌销售战略是以连锁经营的分销优势以及较低成本的促
销优势为手段,凭借庞大的连锁网络降低交易费用,拓展市场阵地,强化商业信誉;
借助自身商誉,在店内进行灵活多样的促销活动(广告单张、闭路电视、广播、DM、
试用品店内派发等),大大降低广告成本。特别是将店内25% 的空间留给自有品
牌,员工对自有品牌的良好口碑与推介进一步增加了顾客的消费信心。

  5.打造自有商标商品的品牌化之路。以零售企业自有品牌战略提升品牌价值,
根据零售商和生产商联盟的关系及零售商自身资金知名度等条件,在保留原制造商品
牌、附以零售商品牌还是以零售商品牌取代原制造商品牌,保留原销售商名称品牌还
是新创品牌上做出选择。

  自有品牌与零售企业形象之间联系密切,品牌展现了企业的综合实力。零售商知
名度可以提升自有品牌价值,但自有品牌经营的不成功反过来会影响零售商的名誉,
因此自有品牌战略的选择须谨慎。

  四、零售商构建自有品牌利弊分析

  1.零售商使用自有品牌的优势。自有品牌商品存在较大的利润空间,零售商可
以利用自己现有的零售网络,挤进有限的零售商店的货架;利用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
有利条件,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不断设计和改进自有品牌商品,使中间产品在消费者心
中更加坚挺、持久,零售商能够取得竞争优势,并最终将会提高自身的信誉、树立良
好的企业形象;可以更好地控制产品的价格,并且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控制供应商;实
现差异化经营、提高盈利能力、增加无形资产和客户忠诚度;能够创建具有自我店面
特色的丰富产品类别,以差别化战略提升零售企业国内国际的核心竞争力。

  2.零售商自有品牌的劣势。将会增加其促销费用和库存成本;除招牌型自有品
牌外,自有品牌在身份象征符合方面与制造商竞争面临极大困难;自有品牌的创新性
远小于制造商品牌,不能支持所有品牌的研究和开发费用;零售商企业缺乏产品专业
设计和质检、技术等人员,对贴牌生产企业的资质认证和技术水平考察不足,在生产
加工过程中监管乏力。

  为节约成本,增加自有品牌产品相对于其它产品低价的竞争力,零售商很难找到
真正有实力的贴牌生产企业,因为这些企业不愿为他人作嫁衣。零售商通常选择的小
厂家由于成本的限制和缺乏监管,很容易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而自有品牌的质量问
题可能会转嫁到消费者对于零售商品牌的认知上。

  总之,随着流通领域的开放,竞争将愈加激烈,如何不断地创新改革,谋求自身
在新的商业零售体系中的市场地位已成为本土零售企业的当务之急。而零售商实施自
有品牌战略,只有在供应链中处理好与生产企业的关系,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充分发
挥自身优势,才能真正实现“双赢”。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零售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零售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