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2008光芒初现,药品零售业年度展望

背景:回望2006年,医院终端药品销售增幅创近10年新低,而零售终端销售额稳定增长;2007年,在整个医药行业回暖的大背景下,上半年16个城市典型医院用药总金额达162亿元,同比增长26.9%,比上年11.7%的增幅增加了15个百分点,高出当年第一季度增幅3个百分点。而在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相对不利的前提下,药品零售业"依然大势看好,并取得了暂时长足发展,"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朱长浩表示。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药品总体销售额约3600亿元人民币,其中零售市场约占25.44%。2007年上半年零售市场销售规模接近550亿元,同比增长16.5%,全年预计达到11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1.59%。

    刚性政策下的弹性突破

    由于目前我国实施的是"以药养医"体制,医院仍然是最大的药品零售终端。虽然国家明确了"处方可以外配",但目前,从医院流向药店的处方仍然十分有限。朱长浩认为,药店短时间内成为主流药品零售终端的希望甚微,2008年,药品零售业依然是一个受政策左右的市场。

    上海流通经济研究所医药流通中心主任代航认为,近年国家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和社区医疗,给药品零售业在农村和社区的门店布局造成了一定压力。但朱长浩指出,凡是竞争必有利弊两面。积极的方面是,不论是发展农村医疗,还是发展城镇社区医疗,其目的都是要实现人人享受基本医疗服务,这就必然带来自我药疗人群的增加。例如,七大类医药商品在农村市场的销售份额不断提升,2006年达到504亿元。根据政府出台的"补需方"计划估算,在医保全覆盖的情况下,仅城镇居民医保投入就达96亿元,新农合市场扩容更是高达577亿元。深圳金活药业营销总监李从选对此表示乐观:"政府投入加大,意味着百姓的健康消费增加,整个医药产业的市场需求增加,药店市场份额也能水涨船高。"

    但不容忽视的是,新医改政策扶持的基层医疗机构同零售药店呈现出直接竞争态势,社区卫生机构药品零差率有政府作后盾,价格有一定优势,药店客源进一步分流已成为不争事实。朱长浩指出,药店应该在经营上进行适当调整,如改变价格策略、更新商品结构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价格)优,人优我新(品种)",从而与医疗机构形成差异化竞争。同时,提升服务水平也成为业内的共识,北京金象大药房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军表示,与社区医疗机构相比,药店有快捷、方便、服务范围广的特点,"比如24小时售药服务"。而与供应商建立更紧密的合作,也可以让药店在品种、价格上形成特有的优势。另外,徐军对2008年政策环境的期望也道出了相当一部分业内人士的心声,那就是进一步放宽政策限制,扩容医保定点药店,使药品零售市场的竞争更加公平、充分,同时也进一步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当然,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合作也是一条可行之路。"徐军说。

    健康教育的普及、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自我药疗水平的提升,对药品零售业发展的推动毋庸置疑。"药品零售业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是很大的,健康教育、百姓自我药疗和保健的需求是根本动力。"代航认为,2008年高端产品进医院,低端产品进社区下农村的趋势会进一步凸显,作为普药的主要消费区域,农村OTC市场将快速增长。

    九州通集团营销总监牛正乾认为,药品价格优势式微,药店必须转变经营模式,在现有体制和市场条件下探索新的发展之路。

李从选认为,社区基本药品目录不过几百种,药店经营品种则至少上千,品类也更丰富。同时,社区卫生站数量、分布、便利性都逊于药店,对于患者,目前难以做到有针对性的跟踪式服务,而这恰恰都是药店的优势。代航也表示,新政策中也不乏利好,例如2007年在9城市(区)开展的中医坐堂医诊所试点,一旦成功无疑将扩大药店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销售;发改委即将出台的新定价政策将使一些处方药生命周期缩短,成为零售市场的新普药。
    2008预测

    2008已然到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药品零售终端将继续保持"活跃"的态势,在新医改政策和资本运作等多重因素作用下,零售格局将一扫2007年的沉闷,可能会出现较大变局。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药品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药品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