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解析2008年车企整体上市路线图

"展望2008年汽车业资本前景"专题报道

  《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了汽车产业组织结构的目标是形成"1-
2家年产200万辆以上、出口量占10%以上的大型汽车生产企业(集团)",这
其中传出的一个明显信号是,中国汽车要重塑自己的"国家队"。

  从国际竞争严峻形势来看,一方面欧美等老牌汽车强国依然占据汽车霸主地位;
另一方面以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汽车工业正迅速膨胀。中国车企迫切需要做强
做大自己,而且,留给中国汽车业成长的时间并不多。

  业内人士认为,整体上市将推动2008年汽车产业重组整合,成为再造"国家
队"的重磅武器。

  5年前,"天(汽)一(汽)重组"曾在业界引起轰动;去年底,上南合并的大
戏更是万众瞩目,并拉开了2008年汽车产业重组的帷幕。在签约现场,除了上汽
董事长胡茂元和南汽董事长王浩良两个主角外,北汽董事长徐和谊、东风总经理徐平
等11家车企老总也悉数到场。

  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上南合作签约仪式上,曾培炎副总理表示,"中国汽车工业
这几年长足发展,但还比较散,不够强,离做强做大还有距离。"值得注意的是,《
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了汽车产业组织结构的目标是形成"1-2家年
产200万辆以上、出口量占10%以上的大型汽车生产企业(集团)",这其中传
出的一个明显信号是,中国汽车要重塑自己的"国家队",原来以一汽、上汽、东风
三大集团引领下的诸侯割据的汽车业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汽车业产业集中度将进一
步提高。

  从国际竞争严峻形势来看,一方面欧美等老牌汽车强国依然占据汽车霸主地位;
另一方面以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汽车工业正迅速膨胀。中国车企迫切需要做强
做大自己,而且,留给中国汽车业成长的时间并不多。

  业内人士认为,整体上市将推动2008年汽车产业重组整合,成为再造"国家
队"的重磅武器。

  以上汽为镜

  得资本者得天下,汽车行业也概莫能外。在汽车企业的上市进程中,上汽集团被
视为一个经典案例。上汽集团曾在2002年提出:生产5万辆自主知识产权汽车,
到2007年实现年产汽车100万辆、跻身世界500强的战略目标。2006年
,上汽集团通过向大股东进行定向增发200亿元,收购其手中持有的资产,在获得
整体上市成功之后,不仅上述的战略目标一一得以实现,还成功从汽车零部件上市公
司转型为整车上市公司,拥有乘用车、商用车的宽系列产品,成为两市市值最大的汽
车公司。

  以上汽为镜,在本轮汽车集团上市热潮中,实力型企业们个个争先恐后。一汽整
体上市只是时间问题,而且它比上汽更早提出了上市愿景,其旗下已有 一汽轿车、
 一汽夏利、一汽四环、 长春一东等四家上市公司。 长安汽车、北汽、广汽同样
不甘落后,纷纷公布其上市计划。据透露,奔赴北京兵装集团总部上任的尹家绪,近
两年来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长安汽车集团的整体上市工作上,长安集团母公司南方汽车
的上市计划已经获得国家相关部门的确认;另据业内人士透露,奇瑞汽车上市计划在
酝酿了近3年之后,也有望在2008年实现。

  在这一拨汽车企业整体上市的风潮中,"海归风"也不容忽视: 东风汽车股份
总经理朱福寿告诉 上海证券报,他们回归A股计划正在研究之中;被称为"皮卡王
"的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也即将踏上A股征途;曙光汽车董事长李进巅在去年10
月底也向本报记者表示,也有海归之意……

  可以说,中国汽车业已经不约而同地瞄准了"资本金矿"。

  A.T.科尔尼咨询公司上海分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孙健则对本报记者表示:总
体来说是好事,上市之后,对汽车企业管理水平规范化、经营体制松绑、打通融资渠
道,都大有帮助。目前中国汽车企业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产权不清晰。长远来说,整
合对中国汽车业实力的提高有很大意义。

  内忧外患

  由于车市"井喷"持续多年,竞争也日渐激烈,汽车价格不断下降,汽车企业为
维持和扩大市场份额所付出的成本与日俱增,整车企业收益整体下降的趋势不可避免
。"整车企业现在上市应是最佳时机,而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进一步壮大也符合企
业的战略意义。" 一位证券公司的汽车分析师这样认为。

  汽车是一个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产业,对于正在进行自主创新开发的国内大汽车
集团来说,寻找更多的融资渠道是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今年从紧的货币政策下,
汽车企业从银行贷款的难度加大,通过整体上市从资本市场融资便成为了首选。

  除了国内市场上竞争处于白热化态势之外,中国汽车公司也遭遇了来自亚洲其他
新兴汽车公司的挑战,"龙象之争"从未止息。据报道,印度汽车巨人塔塔集团将在
本周推出"世界上最便宜的汽车",据悉,该车将在1月10日举行的新德里车展上
首次亮相。这款紧凑型4门实用车款的价格约合18000人民币。而中国的自主品
牌汽车厂商们在海外市场的最大魅力就在于价格优势;另外,作为印度最有实力的集
团塔塔集团下属的塔塔汽车,资金实力雄厚,已获得福特下属豪华车品牌捷豹和路虎
的优先购买权,将这两大世界最著名的豪华车收归囊中之后,塔塔汽车的品牌形象将
得到大幅提升。这样一来,塔塔汽车的产品线日渐完善,从低到高,拥有了在各细分
市场与中国品牌一决高下的有力武器。

  另外,丰田、菲亚特、通用、本田、大众等跨国汽车制造商计划投入至少66亿
美元在印度直接建厂,印度市场将推出极具价格竞争力的小型车,同时,印度汽车产
业成熟以后,其生产、技术、营销等各环节的实力都将得到有力的提升。印度汽车产
业羽翼渐丰,值得引起中国汽车工业的警惕。

  "国家队"上位

  中国汽车产业不仅要与跨国汽车巨头进行微妙的角力,从参与国际竞争的角度出
发,也需要迅速提升自身的实力,而且,留给中国汽车业成长的时间并不多。200
7年,中国的自主品牌除上汽、比亚迪等少数几家企业外,都遭遇了市场份额萎缩,
销量下滑难止的"滑铁卢",洋品牌除了韩系车外,大众、丰田等洋品牌逐渐夺回"
市场发球权"。肩负重任的"国家队"如何在有限的资金和紧迫的时间内,形成自己
的后发优势?

  国资委曾在《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
"进一步推进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
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据分析,对于国资委给出的七大
关键行业之外的汽车产业,国资委有望增大重组力度,站在国家产业布局的角度进行
整合,甚至打破企业的地域局限。

  对此, 申银万国汽车行业分析师姜雪晴认为,中国汽车产业现阶段正处于产业
转型期,正是在这种转型阶段才能通过改善行业竞争结构,改变行业组织结构,通过
行业整合来做乘法,从而催生龙头企业的诞生。整体上市是一条改善现有行业结构、
企业做大做强的捷径。不仅如此,它的意义和作用还在于,改变中国汽车产业原来的
不合理布局,进一步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业内人士认为,从2008年开始,我国汽车产业布局杂乱无章、市场竞争无序
、内耗严重、缺少规模和品牌效应等现象必将得到改写,"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
经济振兴区、长三角、珠三角将形成四大汽车集团,汽车产业的整合和大统一时代已
经来临。"

  用资本杠杆撬动汽车产业格局

  去年12月中旬,一汽集团的战略部门悄悄来到峨眉山上,对集团未来5年的战
略规划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与研究。他们的规划是:2008年,一汽集团的销售目标
为180万辆,2010年达到200万辆,到2012年完成300万辆。整个2
008年将有14个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的准生证,包括轿车、商用车,整车、零部
件等项目。同时,一汽重点项目--轻型车公司也在去年12月20日在青岛成立。
一汽集团快速扩张的意图不言自明。

  去年12月11日,东风收购哈飞汽车一事被提前曝光。无论是单独控股哈飞,
还是全面控股科工包括发动机在内的所有汽车业务,东风收购哈飞后,理论上不仅可
以在集团排名、全国产业布局上实现质变,而且可以成就自己在自主品牌、微型车方
面的战略理想,规模一夜之间追上一汽。

  看上去,一汽2007年的业绩已经非常抢眼:到2007年11月,中国第一
汽车集团完成140万辆汽车的销量,全年完成销售143万辆。然而好景不长,这
一数字就被上南合作后形成的"大上汽"所赶超。与南汽全面合作后,上汽在短期内
就能实现年产销200万辆的国内汽车"超级航母"目标,全面超越一汽和东风。

   也许,正是意识到"大上汽"的威胁和挑战,一汽、东风的扩张步伐正在悄悄加
快。

  上南收购是"政府之手"重整汽车产业格局推倒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汽车工
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了汽车产业组织结构的目标是形成"1-2家年产20
0万辆以上、出口量占10%以上的大型汽车生产企业(集团)",重组会在今后长
时间内成为中国汽车业的关键词。

  而对资本杠杆的运用,则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最大机遇。通过资本平台的介入,不
仅能够大大改善汽车企业的管理、优化汽车产业的组织结构、改善汽车企业尤其是民
营企业的生存环境,并有利于许多中小零部件企业的升级。更重要的是,以资本为平
台,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优化,实现产业整合,这样,企业可以更好地减少交易成
本、延长产业链和创造需求,并实现进一步做大做强的目标。

  发改委有关人士对媒体表示,美国目前只有几家大的汽车公司,日本、韩国也是
几大家,而中国年产万辆以上的汽车企业就有很多家,整车生产企业数量超过100
家,按企业集团统计约有80家,市场力量的调节作用很有限,还可能适得其反,造
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加大政策的调控力度在所难免。

  目前,中国正在由跨国公司的加工组装基地向制造基地转变,国际社会的许多观
察家都认为,中国会成为21世纪世界汽车制造中心,这样的经济地位必然将在资本
市场上反映出来。

  也许,"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撬动整个地球"的说法有失偏颇,但充分利用好资
本杠杆作用,并规避其风险性,对于中国汽车生产巨头们来说,已经迫在眉睫,是机
遇,亦是使命。

  车企整体上市"路线图"解析

  在目标既定的情况下,整体上市应采取何种方式?整体上市后如何分配各方的股
份? 国泰君安资深分析师张欣指出,借谁的壳上市或是以增发的形式将上述资产一
并注入新壳,需要汽车企业集团充分协调好集团内部的关系。

  上汽集团:通过资产注入整体上市

  上海汽车向母公司上汽股份定向增发32.75亿股,加上置出15家非关键零
部件企业,收购了上汽股份旗下16家企业的资产,发行完成后,上汽股份持有上海
汽车的股份从67.66%增加到83.83%。购入的资产总共16项,包括上海
通用30%的股权、上汽通用五菱50.098%的股权、上海大众50%的股权、
上汽大众销售50%的股权、双龙汽车48.917%的股权、上汽汽车60%的股
权等和上汽财务、上汽大厦等,共计214.03亿元。

  一汽集团:继续操作整体上市

  在国家鼓励大型央企整体上市的背景下,东风集团、上汽集团已陆续完成整体上
市。在此情形下,徐建一上任一汽集团总经理之后,首先面对的难题还是关于一汽整
体上市事宜。

  由于历史原因,一汽集团内部资产众多,主辅分离至今未能全部完成,其整体上
市进程仍远远落后于东风和上汽。

  一汽整体上市的备选方案有,一汽集团将把剩余可上市资产全部注入 一汽轿车
,同时保留 一汽夏利;另一套方案则是,一汽集团将一汽大众资产全部注入一汽轿
车,一汽丰田资产全部注入一汽夏利。 国信证券的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赵雪桂认为
,这实质上相当于"分拆上市",最终,一汽轿车会变成"一汽大众",一汽夏利会
变成"一汽丰田",自主品牌会被合资品牌分割淹没。

  奇瑞汽车:有望2008年实现上市

  据知情人士透露,奇瑞上市最大的难点就在于管理层持股比例。奇瑞现在中高层
的管理队伍已接近千人规模,而且自去年下半年开始,陆续引进了一批汽车行业高级
资深人才、海归,再加上参与奇瑞创业的元老级管理者,如何分配股份,更好地形成
激励作用,是个复杂问题。另外还需要游说国有大股东们放弃一部分股份。

  南方汽车:到了上市关键阶段

  "南方汽车拟募集资金50亿元。"国防科工委体制改革司司长吴风来近日对媒
体公布。

  据了解,南方汽车是中国兵装集团公司对旗下涉及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近20户
成员企业进行整合的产物,于2006年1月组建,它聚合了兵装集团所有汽车资源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南方工业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及 长安汽车股份公
司董事长尹家绪就努力将长安集团从一个单纯的兵工企业发展成为大型汽车集团。尹
家绪表示,南方汽车整体上市募集而来的资金将主要用于组件、装配等与汽车相关的
生产研发。

  长城汽车:回归A股

  目前长城汽车已经向中国证监会提出了发行A股申请,在香港H股上市的长城汽
车即将回归A股市场,并计划利用融资研发中高档轿车。

  长城汽车销售部副总经理商玉贵对媒体表示,"公司申请A股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为了今后有更大的发展,也就是保证资金来源;二是为了提升企业形象,也就是
增加长城汽车的知名度。"

  商玉贵透露,长城汽车回归A股计划融资约27亿元左右,主要用于整车、发动
机和变速器的研发以及技术中心和试验中心的建设。

  华晨汽车:愿景暂时难以兑现

  一位消息人士日前向本报透露,华晨汽车以 ST金杯 为基础的第一套融资方
案被否,目前正由辽宁省国资委带队做新的方案。

  一直关注此事的民族证券资深分析师曹鹤认为,"华晨以ST金杯为基础的回归
A股方案是最好选择,但目前来看,最早也要等ST金杯发布年报、摘下ST帽子之
后。"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车企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车企行业标签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