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RFID产业化进程缓慢的四大因素分析

    政府、研究机构、企业各方势力的参与,勾画出一幅RFID产业美好蓝图。但整体来看,中国RFID产业化进程依然缓慢,市场观望气氛浓厚。RFID要加快产业化进程,应用领域的拓展是关键。根据业内人士分析发现,除了经济环境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程度会影响RFID的接受度之外,RFID技术本身的成熟度、使用成本、标准、产业链各环节的利益分配等是影响该技术深入行业应用的主要因素。

    一、技术成熟度

    从RFID技术的应用来看,低频、高频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但超高频技术由于出现较晚,芯片性能成熟度有待提升。例如,对金属、液体比较敏感,防冲撞性能待提升。姜鹤松以被动式无源标签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为例指出,当读写终端对同一购物车内的商品进行识别时,容易受到金属物品和液体物品的影响,另外,读头的角度与方向也会影响到识别的准确性和速度。“对于无源标签,一般来说,频率越高,对环境的要求也就越苛刻;虽然有源标签受金属屏蔽的影响不会很大,但却可能会出现电池断电无法识别的情况。以上不足对应用会产生影响。”

    要解决上述问题,芯片的设计能力需要不断提升。据吴坚介绍,2009年下半年,NXP将会设计一款新的超高频芯片产品,该产品在读写性能、设计工艺上都有很大的提高。“未来,RFID芯片会朝着性价比更高、性能更强、防冲突能力更好的方向前进,这是我们及其他芯片商一直都努力在做的事情。”

    识读距离也一直是RFID的瓶颈。据朱红光介绍,目前国内厂家生产的读写器,手持式系统识读距离只有0.5-1米以内;台湾产品一般可以达到1.2-1.5米;进口产品一般有3米以上。不过,近年来,国内企业的研发生产能力正在不断提升。通过过去在低频和高频领域的技术积累,科松研发出来的第一代手持式读写终端产品,识别距离可以达到3米以上。

    根据不同领域应用需求,每种应用往往都具有不同的产品形态,因此,RFID厂家需要做深度开发。比如,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上,用于不停车收费、流量统计等用途的读写器设备使用环境恶劣,同时对快速移动车辆的准确识别有较高要求;对于仓储管理,阅读器需要具有无线传输功能和特殊的供电方式。供应商有能否针对性地提出成熟解决方案,也是RFID能否被用户接受的关键。

    二、成本偏高

    成本问题一直被RFID用户所诟病,应用项目的成本核算成为影响RFID技术当前产业发展非常关键的因素。成本核算包括标签成本、读写器成本、系统集成成本,其中,标签和系统集成(包括软件)占的成本比较高。虽然当前芯片和电子标签的价格有下降,但由于典型成功项目并不多,应用面不广,实施整套RFID系统(包括硬件、软件)的成本仍然让用户难以接受。这不仅是沃尔玛推行RFID计划进展受阻的原因,也是当前中国RFID产业难以规模化发展的症结所在。

    一套系统实施后,到底能为企业带来多大的效益?这是用户非常关心的问题。当前,市面上的标签价格从几块钱到数十元一张不等,以一个上百万枚电子标签的图书馆项目为例,仅标签就是一笔不小的资金投入。而以RFID在超市的商品编码应用来看,一张条码可能只要几分钱,而电子标签少则几毛钱,多则几块钱。如果不考虑使用价值,单从价格来比较的话,供货商是难以接受的。朱红光分析表示,正因如此,现在大多数企业还在观望,标签的使用量不能大幅提升,导致标签成本下不来,成本下不来,市场越观望,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不过,据了解,随着芯片技术的进步及应用的增多,当前RFID芯片和标签价格已经呈逐年下降趋势。

    三、标准限制

    标准是阻碍RFID技术应用的根本问题。RFID标准体系主要由空中接口规范、物理特性、读写器协议、编码体系、测试规范、应用规范、数据管理、信息安全等标准组成。目前国际上制定RFID标准的主要组织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ISO/IECJTC1负责制定与RFID技术有关的国际标准,ISO其他相关技术委员会也制定部分与RFID应用有关的标准,还有一些组织也在开展RFID标准化工作。但由于相关标准之间缺乏达成一致的基础,因此难以形成全球统一标准,实现应用层面的互联互通。目前,中国已经依据国际标准制定了某些行业标准,如《建设事业IC卡应用技术》等应用标准,另外,国家还规定了RFID频段使用范围,基本完成国家标准起草工作。随着国际标准组织及国家相关部门对RFID标准的重视,RFID标准研究取得不错进展,各企业纷纷加入RFID的研发生产阵列。

    针对标准的制定,NXP吴坚认为: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产品在全世界范围内流通,标准的兼容很重要。无论是ISO标准组织还是EPC标准组织,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都需克服不同国家存在的一些问题,最终达成妥协,成为国际标准。假如中国出台的只是一个在中国范围内流通的标准的话,会导致在后期系统整合以及产品流通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既考虑到国际标准,又要结合自身国情,制定一个兼容的技术标准很重要。

   四、利益分配

    RFID系统涉及到各个产业链环节,如何平衡产业链中各参与者的利益关系也是RFID能扩大应用的主导因素。LEGIC姜鹤松以RFID技术的新应用——手机支付为例提问:要如何平衡RFID供应商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之间的利益关系?

    再以商品编码应用为例,虽然零售企业通过使用RFID技术可以降低库存,加快产品流通,提高管理效益,但对于他们的产品供应商来说,则意味着成本的增加。这些供应商是否愿意接受采用RFID技术,还在于这项投入是否给他们带来实际利益。

    “产业链上处于不同节点的企业,所获得的利益是不同的。从投资回报率方面,不同的企业需要做不同的计划和安排,并考虑它的收益性。如果带来的收益比较大的话,企业应用RFID技术的迫切性就比较高。”因此,吴坚认为,如何平衡各企业之间的利益,也是关系到RFID能否顺利推广的重要因素。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RFID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RFID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