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当前我国消费形势分析

  投资快、消费慢的不协调增长是今年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但是进入三季度以后,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这一状况明显有所改善,特别是10月份在多项经济指标回落的情况下,消费需求却持续上扬。最新统计表明,10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15.7%,比9月增速降低0.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4%,比9月份降低1.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物价上涨4.3%,比9月涨幅降低0.9个百分点,而消费品零售额则增长14.2%,比9月份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如果说,前几个月消费品零售额增长较快,是受到去年非典期间基数低和物价涨幅较高等不可比因素的影响,消费高增长有一定的水分,那么,10月份消费快速增长则是实实在在的增长。一是因为去年10月处于非典过后反弹型快速增长时期,低基数不复存在;二是今年10月份居民消费物价上涨4.3%,比9月份降低0.9个百分点,也是6月份以后首次物价涨幅低于5%。这就是说,10月份消费品零售额是在物价大幅降低情况下的高增长,而不是由于物价因素推动了消费需求的名义增长。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根源是农村消费呈现强劲增长势头,带动了整体消费的增长。得出这一结论,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第一, 农民收入增长创90年代最高水平,为消费扩大提供了资金基础。农民消费水平低、增长速度慢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不利因素。为彻底改善农民状况,今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发展、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政策措施,如减免农业税、良种补贴、种粮直补、严格控制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实行农产品最低限价收购政策、接受农副产品大幅涨价,上述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年粮食增产5%,农民收入更是大幅增长。初步测算,2004年上半年仅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减免农业税的“三补一减”政策,使全国农民人均直接增收50元左右,拉动收入增长2个百分点,作用十分显现。权威部门估算,粮食价格每上涨1分钱,农民人均收入将增加10元。1-3季度我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622.2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4%,这是1984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一年,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4.4个百分点,这是1997年以来的第一次。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增强了农民消费的可支付能力,使更多的预期消费变成现实消费。

  第二, 农村消费加速增长,城乡消费差距缩小。今年10月份,我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83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月增长14.2%。分地域看,10月份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4.7%,县及县以下零售额增长13%。城乡消费增幅差距为1.7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差距最小的月份。近几年我国城乡消费增幅差距一直保持在3.5-4%左右,最近几个月由于农民消费加速,差距大幅缩小。

  第三, 农民收入落袋和消费增长加速在时间上高度一致。由于夏粮和秋粮从丰收到收购,再到农民实际拿到钱又一个滞后期,因而农民收入大幅增长在三季度体现得较为明显,而我国消费品零售额加速增长也是在9、10月份以后。

  第四, 从商品销售分类看,农民青睐的消费品呈现较快增长。商品分类销售情况表明,近两月以农村消费为主体、和农民消费水平、消费热点相适应的基本生活消费品零售额增长较快,成为推动消费增长的有效力量。

  农民消费出现加速增长的迹象是我们期待已久的,但是,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民低收入、低消费的状况十分严重,当前,农民收入水平比城市居民收入水平落后10年,消费水平落后于城市居民消费水平15年左右,这些不是一、二年的增收增支可以改变的,要让农民消费迅速扩大,陆续进入以家用电器为主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阶段,让农村消费接过城市消费的接力棒,成为消费增长的主力,担当起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任,必须保持扶持农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政策的连续性,确保农民收入连续几年较快增长,农民收入迈上新的台阶,农民消费才能跨入新的阶段。
  客观看待目前的价格上涨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但是,经济运行中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压力仍然很大,1-10月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1%,大大高于年初预计,也是1997年来的最高值。今后几个月物价走势是大家关心的焦点,初步判断,今年四季度我国仍将面临较大通货膨胀的压力,物价水平维持高位,主要因为:

  第一, 经济快速增长对物价水平有推动作用。由于本轮引导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有增无减,而随着“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宏观调控效应逐步显现,经济增长将进一步向速度、效益和质量相统一的方面发展。因而四季度GDP仍可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增长9.2%。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投资需求和生产需求也会较为旺盛,因而物价水平也会保持相应较高水平。第二,肉禽蛋及其制品价格持续强和服务价格存在较大上调空间等新涨价因素是推动四季度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第三,近几个月生产资料价格和工业品价格出现反弹迹象,不利于物价回落。10月份工业品出厂价上涨8.4%,比9月份涨幅扩大0.5个百分点。第四,粮食生产虽然增产,但仍有约500亿斤的缺口,因而粮食价格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此外,10月份在基数明显提高的情况下粮价上涨仍达28.7%,这说明粮食价格的涨幅并非仅是“翘尾因素”,还有新的上涨部分。

  总体来看,四季度物价回落幅度将小于人们的预期,预计四季度居民消费物价上涨4.1%,全年涨幅不会低于4%,物价涨幅高于预定调控目标1个百分点。我们认为,当前物价的较快上涨和经济快速发展是同步的,是本轮经济发展中必然出现的想象,不必过分紧张,而且本轮物价上涨不同于以前的物价上涨。

  第一, 物价上涨幅度低于经济增长。今年1-9月居民消费物价上涨4.1%,GDP增长9.5%,物价涨幅低于经济增长5.4个百分点。应该说,相对于当前较快的经济增长,物价涨幅在正常范围内,没有出现物价超快上涨的局面。

  第二, 目前涨价的基础不同于过去。本轮物价适度上涨建立在需求坚实增长的基础上。目前在城市化、重工业化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推动下,我国无论是中间需求还是最终需求都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一些有市场、有需求的行业快速发展,引导经济健康发展,因而,在此情况下,价格水平适度上涨在意料之中。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价格高低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晴雨表”,是产业转移的“指示器”,如果价格一味下跌,经济快速增长则不正常。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保持在9%左右,3-5%的物价上涨应该是在可承受的范围。

  第三, 生产资料涨价对消费品价格的传导十分有限。前几次我国发生严重通货膨胀,主要是因初级产品涨价迅速传导给消费品价格上涨,整个社会出现物价轮番上涨的局面。本次价格上涨则不同,物价上涨是局部的、结构性的,粮食和能源等非核心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高涨,工业消费品价格涨幅极其有限,大部分还呈下降走势,如果剔除粮食和油价的因素,核心通货膨胀可能为负数,完全不同于我国过去出现的全面、大幅度的物价上涨。

  对目前的价格上涨要有两手准备:一是要密切关注,防止涨幅过高;二是不要以数据论数据,不要闻风是雨,要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不同特征,调整趋势判断和政策趋向。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消费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消费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相关推荐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