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钢铁业整合势在必行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其2004年的钢产量达2.72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26%。与此同时,中国也是全球钢产量的主要进口国,目前全球钢产品需求增长相当大部分来自中国。根据年初至今的生产势头估计,今年中国的钢产量预料可超过3亿吨。

  中国钢铁产业虽然有着上述好形势,但也面对一些挑战。与国际标准比较,中国许多钢铁企业的效率低下,整个行业急需进行重大改革。政府也越来越忧虑钢铁业的急速发展可能引发的通胀效应,因而正试图控制其增长并进行整合。

  钢铁产业有喜有忧
  中国钢铁行业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结构调整。
  在行业优势方面,中国的煤和石灰储量丰富,2005年焦炭的产量预料超过2亿6千万吨。中国拥有其它国家所不能比拟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不过,这方面的优势因为国内许多钢铁生产商的技术和产品质量落后于国际同行而受到一定的削弱。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以及持续发展支持国内钢铁需求继续强劲增长。由于中国目前的人均钢铁消耗为100多公斤,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的钢铁产业应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钢铁业也存在一些弱点。首先是中国钢铁市场分散情况严重。居市场领先地位的企业只有五家,其余约1000家是规模小、效率不高的企业。前五大钢铁企业产出则占钢产品总供应量约60%。中国在高增值产品的市场集中度较高,这主要是因为该领域的进入门槛,包括对资本、科技和生产技术等要求相对较高。

  其次,虽然中国钢铁业的改革已取得颇大成效,但业界的生产效率仍旧低下,生产过程和技术尤其有待改善。中国钢铁人均产量远低于其它许多国家。在中国,内陆地区的钢铁生产商在效率和盈利能力方面一般不及沿海地区。第三是产品结构的严重失衡。中国钢铁业的生产主要集中于长材产品,它们一般用于建筑行业,如钢坯、钢锭和焊条等。就这些产品而言,中国是能以本身的生产满足国内需求的。不过,在板材方面,如用于轿车和家用电器制造业的热轧板、冷轧板和镀锌板等,单靠本身的产出便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在2003年,中国的钢进口量共约3千万吨,使其得以跻身于全球最大进口国之列。中国的进口钢材主要来自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

  第四,交通运输未能追上经济发展。中国大部分的钢铁厂位于北部地区,较接近煤炭和铁矿资源。然而,钢产品的需求却主要集中于南方。由于交通运输的发展不足,在公路、船舶运输网络、铁路和港口设施方面形成瓶颈。

  另外,铁矿的有效使用方面落后于国外生产商。中国的焦炭供应充足,不过矿石中的铁含量相对较低。中国只有极少部分铁矿的含铁量能够与国际市场的铁矿相比。因此,许多大型企业不得不通过进口以满足需求。

  重塑行业面貌
  中国钢铁行业急需整顿,原材料价格上升以及供需平衡的改变应会加快这个过程。标准普尔注意到,中国一些规模较大、发展成熟的生产商,如上海宝钢集团、鞍山钢铁集团、武汉钢铁集团和首钢集团等,都正在进行设施的升级换代,并开始着重生产高度专业化规格的产品。

  长远来说,随着市场开放,中国许多小规模的钢铁企业可能难以维持竞争力,尤其是政府取消一些如退税等的支持机制,影响将更严重。中国钢铁业势必出现整合,但预料过程会十分缓慢。

  中国钢铁产业变化中的竞争格局可能吸引更多外资流入。国内的钢铁企业可能会尝试通过与国外制造商建立合资企业,以达到技术转移的目的。不过,跨国企业在投资于中国钢铁产业时应该持审慎的态度。

  前景展望审慎
  中国当前经济快速增长,在未来数年里,为了满足国内企业不断增加的需求,预料中国钢铁业的产能也将会大幅提升。

  据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预测,至2006年,中国粗钢产量将可能由2004年的2.72亿吨提升至3.4亿吨。按目前情况估计,这应该是可以达到的水平。国际钢铁研究所的资料显示,中国2005年第一季度的钢产量增长了23.8%,远远高于全球的增长率。而在欧盟地区,2005年第一季度的钢产量下降了0.3%,反映了当地重工业的重要性有所减退。

  虽然中国钢铁业增长前景强劲,但也存在着一些隐忧。标准普尔相信,随着中国放缓资金流入的步伐,中国钢产品的供求将可能出现短暂的不平衡,其钢产品的价格可能因而下调。

  此外,主要原材料的价格急升以及运费上涨都将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2005年2月,两家合起来控制全球铁矿供应一半以上的公司——澳洲的力拓(RioTinto)和巴西的淡水河谷公司(CVRD)相继把铁矿的价格调升了71.5%。

  标准普尔注意到,成本上升和产能过剩的影响已经在中国钢铁企业最近的业绩里反映出来。由于燃油和原材料价格上升的关系,中国最大的钢铁制造商之一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首季的纯利下跌了31%。在2004年,得益于需求旺盛以及钢产品价格坚挺,该公司利润增长达35%。

  展望中国钢铁业未来的发展,行业整合将会是大势所趋。标准普尔从企业公开发布的信息中知悉:若干中国钢铁企业已有合并的计划,这包括:中国第二大钢铁制造商鞍山钢铁集团将购并规模较小的国内对手本溪钢铁集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年较早前宣布将会向其母公司收购钢厂、原材料、后勤营运以及一些交易资产等。在国内钢铁产业对外开放的趋势下,中国钢铁产业进行整合是势在必行的,否则它们将难以应付国际对手带来的挑战。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钢铁业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钢铁业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