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2016年石墨烯产业前景分析:门槛众多但前景依然广阔

  作为石墨烯研究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我国石墨烯技术创新成果频出,产业化发展势头迅猛。但与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石墨烯研究和产业发展基本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虽然资本界、学术界、媒体界等“热情高涨”,但无法掩盖其以材料生产为主,下游应用集中在附加值低的产品、低端产能扩张过快、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石墨烯

  中国石墨烯市场空间巨大

  据报告大厅《2016-2022年中国石墨烯产业市场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统计,在经历了2014至2016年的高速发展后,截止到2016年8月底,从事石墨烯研发、生产、应用等相关企业数量超过400家,约占全球石墨烯企业数量的四分之三,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鲁区域。

  在技术专利方面,据介绍,2015年,我国已经申请了2200多项石墨烯专利技术,约为全球石墨烯专利技术的三分之一。

  此外,经过3年的发展,一些企业已经由早期的研发阶段,已经陆续实现了盈利。稳居全球首位。

  比如道氏技术(300409.SZ)旗下控股子公司青岛昊鑫,该公司董事长王昆明向大智慧通讯社介绍,公司已向比亚迪(002594.SZ)和国轩高科(002074.SZ)批量供货,其他客户还在终试过程中,预计今年石墨烯导电剂营收1.5亿,贡献近5000万利润。

  报告预测,全球石墨烯应用市场将在2018年形成产业爆发点,2020年将成长至1000亿元的规模,而中国的石墨烯市场将占据全球石墨烯市场份额的70%以上,在全球石墨烯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政策推动 石墨烯发展势头良好

  由于石墨烯极有可能掀起一场席卷全球的新技术新产业革命。在近三年里,中国政府陆续出台了多项支持政策,并伴随着国家主席习近平三次考察和指导石墨烯研发工作,将石墨烯推上了一个个新的高潮。

  据了解,为促进石墨烯研究及发展,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与石墨烯相关的政策。2014年9月,科技部863计划纳米材料专项提出将石墨烯研发作为一个重点支持的内容,石墨烯研发正式进入到国家支持层面;2015年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则明确了未来十年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路径,并制定了2020年形成百亿产业规模,2025年整体产业规模突破千亿的政策目标。同年,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发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石墨烯打造为先导产业,并明确了2020年底石墨烯产业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路线图。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在石墨烯产业化应用方面也进行了大力开拓。例如,青岛高新区建设了国内首个国际石墨烯创新中心和北方地区惟一的国家级石墨烯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吸引了包括中央“千人计划”专家、“长江学者”和山东省“泰山学者”在内的我国石墨烯产业顶级人才纷纷前来落户,引进石墨烯及先进碳材料项目50个。目前,青岛市已形成了以青岛高新区、平度市、莱西市为代表的一批石墨烯产业示范区,形成了“区域合作、地区联动、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以石墨烯为引领的先进碳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初步显现。

  随着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国石墨烯产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悉,截至2015年,我国已经申请了2200多项石墨烯专利技术,约为全球石墨烯专利技术的三分之一。并且相继推出了高品质石墨烯制备、石墨烯基锂电池、石墨烯柔性显示屏、石墨烯防腐涂料等相关产品。

  多种因素制约 石墨烯发展存隐忧

  在石墨烯快速发展的同时,业内人士也分别发表了倾诉了他们的担忧:如今石墨烯应用产品低端化、同质化、以及过度炒作等问题日益严重,行业第一轮“大洗牌”已经隐现,未来三年内,至少半数以上企业可能将被淘汰出局。

  “当前,我国石墨烯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也存在装备有待完善,技术标准和公共建设平台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特别是石墨烯在一些高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尚处研发阶段。”吕桂新说。

  东旭光电副总经理表示,石墨烯虽然在一些应用领域实现突破,但整体而言还存在材料制备品质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实质性应用缺乏突破等一系列难题。

  业内认为,目前石墨烯正处在从实验室研究迈向工业化发展、产业化应用的关键发展时期。这一时期需要政府部门、研发机构、企业、资本等各方共同推动。其中,资本的作用十分重要。

  王忠辉表示,我国石墨烯企业普遍为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小,导致各类资本因对企业发展缺乏足够信心而不敢进行相关投资。与此同时,缺少足够的资金注入又导致企业无法做大做强,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希望更多的大企业进入石墨烯领域,助推产业发展壮大。”

  “现阶段,资本市场也出现了假借石墨烯炒作的现象。”深圳石墨烯协会会长、烯旺科技董事长冯冠平认为,有关部门应做好监管工作,杜绝资本恶意炒作现象的出现,推动我国石墨烯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李义春表示:“可以接受上市公司借石墨烯炒作股价,但是不能容忍只炒股价而不投钱。”

  未来三年  石墨烯企业第一场“生死大洗牌”将来临

  目前在石墨烯产业中存在这这样两个个现象:

  一个石墨烯企业在应用领域扎堆,其次下游应用市场尚未完全打开,未来企业将会出现价格战,有的甚至会在竞争中倒闭,目前行业正在经历一个淘汰的过程。

  另一个是墨烯企业已经开始相互“掐架”甚至“剑拔弩张”。据了解,石墨烯导电剂生产企业—青岛昊鑫和鸿纳(东莞),两家公司对市场份额与双方产品情况,就各执一词,相持不下。而在涂料领域一大批石墨烯上市公司云集,扎堆现象更为严重。其中包括华丽家族旗下宁波墨西、第六元素、金路集团旗下德阳烯碳、中泰化学旗下厦门凯纳以及宝泰隆等等。

  可以预见,如果现在石墨烯企业不提高市场意识,那么石墨烯企业第一场“生死大洗牌”也就不远矣!

  差异化成企业下一步必由之路

  对石墨烯产业现状,报告分析认为,绝对不能走光伏的老路,当前石墨烯应用市场的开拓必须和下游紧密结合,下一步企业应该坚持差异化的布局。

  在差异化道路方面,比较典型的企业是德尔未来。其在收购厦门烯成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后,结合公司自身的家居业务及近3,000家线下专卖店,进行了石墨烯导热塑料、导热薄膜、空气净化等产品的推广,这为新材料应用提供了强大的零售渠道,以及应用领域,目前其客户已经遍布全国,国内市场拓展良好。

  此外,中国有一定远见的企业也展开了石墨烯应用领域的新一轮攻势。号称“中国石墨烯产业奠基人”、烯旺科技董事长冯冠平接受大智慧通讯社专访时表示,公司目前已经推出了石墨烯智能暖贴,以及很多石墨烯民用消费品,护腰、护膝、护颈、暖贴等这些产品,将主攻民用消费市场。

  “国内石墨烯应用企业应适度聚焦石墨烯高端应用领域,一方面摆脱同质化竞争现状,另一方面可以确保在未来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致力于推动石墨烯产业化的东旭光电副总经理王忠辉向大智慧通讯社呼吁。

  总结:虽然国内石墨烯产业化还需要跨越多重门槛,但只要跨国了门槛,前景便依然广阔。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石墨烯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石墨烯行业标签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

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是国内专业的市场调研、规划咨询、 IPO&募投可研 、投资咨询权威机构之一,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厦门、香港、上海···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