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北交所首次覆盖报告:高精度电池检测仪器龙头,布局产线端开启第二曲线

  1. 2023-06-06 07:21:56上传人:大概**了吧
  2. Aa
    分享到:

  • 1、 核心看点:科研类电池检测仪器龙头,近两年收入 /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高达 37%/33%
  • 1.1 、 看点一:科研市场电池检测仪器市占率 20% 地位稳固,近四年收入实现 30%CAGR 业绩亮眼
  • 1.2 、 看点二:多年沉淀电池充放电检测研发端仪器,技术专精能力保障化成分容业务新布局
  • 1.3 、 看点三:受益自主替代产品量价齐升,高性能测试仪器突破外资优势地位造就 70% 左右高毛利
  • 1.4 、 看点四:高质量经营 +客户优质稳定,维持公司强势行业竞争力
  • 2、 专精研发端测试仪器:下游扩张带动需求,研发类仪器优势稳固
  • 2.1 、 核心壁垒:产品技术领先且是价值链核心,检测解决方案具备高度护城河
  • 2.2 、 需求:电池性能提升带来长期研发增量,下游持续增加研发布局
  • 2.3 、 格局:行业高壁垒且需求较为分散,高端产品竞争度较低
  • 3、 拓展第二曲线:大功率设备切入动力电池市场,技术 +需求双轮驱动持续业务拓展
  • 3.1 、 技术驱 动业务扩张:参照科威尔,把握核心电源技术实现持续拓展
  • 3.2 、 需求:动力电池等领域产能扩张前景广阔,产线端价值量高带来收入弹性
  • 3.3 、 格局:下游集中度高且持续加深绑定,高壁垒仪器厂商具备优势
  •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5、 风险提示
  • 附:财务预测摘要
  • 图 1: 成立于 2007 年, 2012 年成功注册 “蓝和 ”商标
  • 图 2: 电池测试仪器可按应用场景分为研发类和 产线类
  • 图 3: 蓝电产品可参与电池研发、后端制造、质检等环节
  • 图 4: “蓝和 ”牌 8通道微小功率检测仪图示
  • 图 5: 研发类别检测市场需求以企业端为主(单位:亿元)
  • 图 6: 2022 年实现营收 1.67 亿元( +47.68% )
  • 图 7: 2022 年微小功率设备占比 46%
  • 图 8: 2022 年期间费用率为 17.14%
  • 图 9: 毛利改善和降本增效实现净利率回升至 50%
  • 图 10: 2022 年归母净利润 7036.68 万元( +52.48% )
  • 图 11: 长期专注微小功率检测仪器, 2021 年推出 5002 系列大功率电池测试仪器
  • 图 12: 微小功率设备输出功率小于 4W
  • 图 13: M 系列为公司高精度产品序列
  • 图 14: 小功率设备输出功率在 [4W,2kW )区间
  • 图 15: G系列和 D系列为公司高精度产品序列
  • 图 16: 大功率设备输出功率在 2KW (含)以上,客户为动力电池厂商
  • 图 17: 测试仪器主要通过充放电等测试来保证电池性能和安全
  • 图 18: 公司化成分容设备已取得少量订单并交付
  • 图 19: 公司对串联化成分容进行大量研发投入
  • 图 20: 2022 年公司研发费用率约为 7%
  • 图 21: 国内锂电检测发展趋势:作为后发市场快速追赶,检测技术已经十分成熟
  • 图 22: 整体销量持续上升(台)
  • 图 23: 微小功率设备价格稳定在 4300 元 /台上方(元 /台)
  • 图 24: 按通道单价 ,与同行对比而言较低(元 /每通道)
  • 图 25: 按通道单价,蓝电大功率设备上升(元 /每通道)
  • 图 26: 2023Q1 年毛利率升高至 71.26%
  • 图 27: 微小功率 /小功率设备毛利率稳定 70%/60% 以上
  • 图 28: 2019 -2022 年公司高精度设备快速兴起,实现价值量升级(元)
  • 图 29: 大部分公司直销为主,武汉蓝电经销比例较高
  • 图 30: 公司较高贸易商比例并不影响毛利水平优势
  • 图 1: 2022 武汉蓝电产品半导体类占比较大
  • 图 2: 外协工序含喷涂、 PCB 贴片等,占成本比例较低
  • 图 3: 行业高景气,武汉蓝电 2019 年后维持满产
  • 图 4: 蓝电产销维持高位
  • 图 5: 充放电测试仪器通过软硬件有效结合来实现三大功能
  • 图 6: 公司整合核心电子电气部件的过程
  • 图 7: 电芯检测实验室成本的核心是充放电设备
  • 图 8: 电池包检测实验室设备成本包括多个重要 部分
  • 图 9: 武汉蓝电毛利率维持 60%+ ,显著领先行业 30% -50% 中枢水平
  • 图 10: 固态电池代表着能量密度趋向不断提高的发展趋势,带来更高检测要求
  • 图 11: 2021 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到 27956.3 亿元,同比增长 14.61%
  • 图 12: 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电池厂商研发投入逐年增高
  • 图 13: 厦门钨业等电池材料企业研发投入逐年增高
  • 图 14: 2017 -2021 年中国消费型锂电池产量 CAGR 达 22%
  • 图 15: 检测设备产线 +研发两大市场 2025 年预计空间合计达 304 亿元
  • 图 16: 电池的制造和研发的市场格局上有差异,但高集中度下也具备共性
  • 图 17: 以科威尔业务布局为例,全面电源制造技术可驱动拓展多元领域
  • 图 18: 科威尔从光伏检测仪器起步,发展到汽车动 力系统和电池测试、燃料电池测试等多元领域
  • 图 19: 科威尔已覆盖大功率检测设备的各个领域,并开始向小功率产品拓展
  • 图 20: 化成分容与检测设备在全产线设备价值占比达到 20%
  • 图 21: 预计 2025 年中国电池出货量超 1700GWh ( GWh )
  • 图 22: 预计 2025 年全球电池出货量约 2400GWh ( GWh )
  • 图 23: 预计 2025 年国内新能源车将实现约 43% 渗透率
  • 图 24: 续航需求推动新能源车单车电量上升
  • 图 25: 汽车电池相关投诉量持续上升
  • 图 26: 电池问题是国内纯电汽车最大投诉来源
  • 图 27: 上市公司营收规模对比,可分为两个层次(单位:亿元)
  • 图 28: 2022 年动力电池装机量 CR10 达到 94%
  • 图 29: 前十中全部为中国和日韩电池厂商
  • 表 1: 研发端的检测目的较为单纯,通常要求比生产端更高的精度
  • 表 2: 公司将开拓化成分容业务,与业内对比主要体现在技术精度优势的可迁移
  • 表 3: 在研项目以提升设备整体效能、丰富公司产品线为目标
  • 表 4: 公司产品得到了众多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电池及材料生产企业的认可
  • 表 5: 近年来公司对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收入占比处于 30 -40% 左右
  • 表 6: 主要在手订单客户为珠海冠宇、贝特瑞、比亚迪等电池及电池材料龙头企业
  • 表 7: 高精度设备性能对比,蓝电等国产厂商不落下风
  • 表 8: 公司核心技术满足高精度电池测试设备技术要求
  • 表 9: 电池应用的续航和安全性等主要发展需求将同步推动检测设备升级
  • 表 10: 公司国内对手较少,高精度产品持续替代海外产品
  • 表 11: 公司拟投入 2.13 亿元募集资金用于 “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
  • 表 12: 公司募投项目拟新增 1.855 万台产能,达产后预期总标准产能达 7.185 万台
  • 表 13: 宁德时代不断通过参股方式加深绑定其部分检测设备供应商
  • 表 14: 公司 2022 年应收账款前五中已有 3家头部动力电池企业
  • 表 15: 可比公司 PE ( 2023E )均值为 30.6x

VIP专享文档

扫一扫,畅享阅读

立即订阅

还剩37页未读,订阅即享!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大概**了吧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关注 私信

报告咨询

  • 400-817-8000全国24小时服务
  • 010-5824-7071010-5824-7072北京热线 24小时服务
  • 059-2533-7135059-2533-7136福建热线 24小时服务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3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