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正式发布,其中,技术经理人作为新职业被纳入第二类“专业技术人员”中,编号为“2-06-07-16”,标志着长期活跃在技术转移一线的从业人员有了正式的职业身份,这将有力促进技术经理人队伍发展和壮大。2020年以来,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积极构建全省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育新机制,通过“三有”机制大力培养和发展技术经理人。截至目前,累计建设技术经理人事务所80多家,培育和备案技术经理人4000余名。
一是健全培训体系,推动技术经理人“有所学”。强化“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江苏)基地”载体建设,设计涵盖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学历学位教育,初、中、高三级技术经理人的分类分层培养体系。强化顶层设计,注重培训实效,构建覆盖培训课程、授课讲师、在线平台和实训基地为一体的人才培训体系。强化省地联动,形成专业特色,设立多个地区分基地,加强与长三角地区技术转移机构、国家技术转移苏南中心、省技术转移(常州大学)研究院互动合作,开展生物医药、智能电网等专业领域技术经理人培训,集聚创新要素形成跨区域、跨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今年以来,克服疫情影响,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省共培训技术经理人超700人次。
二是打造品牌活动,引导技术经理人“有所行”。通过“品牌活动+能力培育”方式,依托“专利(成果)拍卖季”“J-TOP创新挑战季”技术转移品牌活动,深化“揭榜挂帅”服务机制,链接供需两端,以企业创新需求为导向,组建技术经理人“百人团”,全面开展需求挖掘、服务对接、交易撮合等服务实践,服务企业1200余家次。通过“思享汇+技能研讨”方式,定期定题开展以思论学、以思汇智的“技术经理人思享汇”活动,聚焦需求挖掘与研判、成果推介与评价等主题,引导近520余名技术经理人参与对话,分享技术转移服务经验。截至目前,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已集聚1436名技术经理人通过“双选”“挂靠”机制与技术经理人事务所建立业务合作,发挥专业化机构作用支撑技术经理人开展技术转移转化服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