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衢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报告

2022年以来,市大数据局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持续强化数字化改革支撑能力建设,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为高质量创建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坚实支撑。一、抓好谋篇布局,构筑规划引领、政策配套、督查激励的创新平台。全面贯彻“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成功推动市政府、省经信厅、电子科大三方三方联合发布全

   2022年以来,市大数据局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持续强化数字化改革支撑能力建设,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为高质量创建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坚实支撑。一、抓好谋篇布局,构筑规划引领、政策配套、督查激励的创新平台。全面贯彻“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成功推动市政府、省经信厅、电子科大三方三方联合发布全国首个无线电产业发展规划——《浙江省无线电产业基地发展规划》,依托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等科研院所资源,打造电子科大长三角校友会智慧谷科技园、搭建浙江省无线电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谋划无线电设备检测中心,形成“都市型、楼宇型、研发型、无污染制造业”的产业发展新路径。现已围绕成立无线电产业基金、制订产业招商图谱和培育政策等重点任务,通过专班化运作、清单化推进、节点化攻坚,先后推动中电海康、浙江省无线电设备检测中心、兆华电子等20余个重点项目落地。其中,衢州海易智慧交通产业总部基地项目共将累计投资约6亿元,5年内将建成毫米波雷达智慧交通产业基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亿元。二、迭代“一号工程”,打造政企协同、包容创新、共建共享的生态体系。1-5月份,全市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180.83亿元,同比增长33.2%,增速位列全省第三;利润总额12.58亿元,同比增长79.9%,增速位列全省第三;从业人数2.5万人,同比增长13.5%,增速位列全省第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29.97亿元,同比增长24.7%,排名全省第二;规上数字经济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19.67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位列全省第五。一是产业创新按下“快进键”。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从政府端和企业侧发力,完善产业链“一键通”等省级重大应用建设推广应用机制,持续推进数字经济系统架构迭代、应用贯通。截至6月末,全市数字经济系统累计集成上线36个综合应用、11个地方特色应用,其中数商兴农服务、税收智治应用入选省经信厅第一批数字经济系统地方特色应用名单。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5个,创建巨化“零手动”等省级未来工厂、数字化车间30家,“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创新生态持续浓厚。二是开放合作积累“新成果”。以国家战略需求和“数字产业化”为导向,持续深化与阿里巴巴、浪潮集团等国内互联网头部企业战略合作,构建产业链、服务链、创新链高效衔接发展格局。如,联合中电海康打造的“渣土车在线”集成应用,推广后实现涉渣土车交通亡人事故“零发生”,相关应用场景已拓展至上饶、南平等周边地市。新落地无线电产业基地的安沿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AI智能雷达交通信控系统”全面填补国内交通信号灯自适应主动调节技术空白,相关技术产品已输出至杭、金、丽等地市。三是融合创新释放“新动能”。持续完善数字经济基础配套功能,累计建成5G基站3200余个,实现行政村以上区域5G信号全覆盖,推动5G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场景在山区县深度应用,助力“山海协作”工程重重落地。其中“构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基座-衢州市5G+智慧教育项目”成功入围国家工信部、教育部联合发布的2021年“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三、探路基层智治,夯实一体融合、改革突破、实战实效的支撑底座。一是夯实“平台+大脑”数据底座。持续夯实省“162”体系与“141”体系贯通试点,编制《衢州城市大脑建设要点》,不断集成“6+1”系统的各方面智能化能力,打造健壮稳定、集约高效、自主可控、安全可信、开放兼容的数智化支撑体系。算力一体调度,4976台服务器提供4.68万核 CPU,具备178TB内存和20.5PB存储服务能力,政务云稳定性达99.9%,累计支撑251家单位共664个业务信息系统上云。安全一体监测,持续推进“三高一弱”专项整治,政务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备案率80.89%,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网络安全成效排名全省第二。数据一体配置,累计归集治理数据总量687.7亿条,总开放数据5.5亿条,数据按需归集率、共享需求满足率均达100%,支撑“智慧助残”、资格联审等应用648个。组件一体共享,累计在全省组件超市上架各类智能组件41个,健康度99.93%,累计被38个应用调用26万余次,统一组件利率从50%提升到90.91%。二是推动“治理+服务”效率变革。精准聚焦基层堵点、痛点、难点和民生高频事项,持续夯实“基层智治大脑”作为塑造变革的核心载体和量化闭环的核心工具,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共同富裕示范区重大改革、数字化改革一体融合。织密市域感知采录网,基层智治“大脑”接入公共视频13472路,物联感知设备862个,形成75类感知数据,实现基层事件的跨域融合感知与洞察。建设“大脑”要素超市,已归集、上架视频分析、事件去重等15类算法,覆盖道路违停、商铺出摊经营等各类社会治理场景。目前,基层智治“大脑”事件中枢已接入无人机巡检等9大系统数据源,累计接入事件数据158万余件,七张问题清单等4个省级重大试点应用已在全市103个乡镇街全面推开,省市协同贯通事件7万余件,初步实现了全市基层治理领域多跨事件的统一分拨流转和全量智能调度。5月31日,我市成功争取到基层智治“大脑”支撑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和基层智治大脑市级节点两大试点,是全省唯一获得2个试点场景建设的地区。三是赋能“改革+应用”实战实效。聚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将应用创新与推进改革一体融合。疫情防控方面:推动形成省市县三级融合精密智控综合集成应用体系,支撑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大屏集成至省疫情防控精密智控平台,赋能“七大机制”落地落实落细,初阳吹哨用时从52分钟减少至23分钟,采送用时逐步稳定在2.5小时、检报用时下降至4小时内,我市疫情防控各项能力显著提升。其中,依托“重点人群核酸检测系统”,实现全市27个重点行业,16.37万个重点人员在线动态管理。民生服务方面,如依托邻礼通·现代社区“三民工程”应用,通过构建全量民情底数、场所三色管理、精准共富服务子场景,为商铺、企业、居民提供精准服务,助力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该应用现已集成“e充停”、医保到家、“老来伴”智慧养老等特色场景20余个,其中“云点餐”等线上服务,已惠及老年人3.1万余名。产业创新方面,创新构建衢通码城市服务应用体系,依托数据授权运营,以民生服务、政务服务、科技资源等公共数据为突破口,以“多卡合一”“多码合一”模式,广泛应用于车辆码、会议码、充电码、融合闸机快速通行等城市公共服务类应用业务,为加快实现“一码通衢”提供支撑。如,结合疫情防控形势,以百姓生活消费“一件事”为切入点,创新将衢通码“防疫应用”与“消费服务”功能融合,实现防疫登记与消费支付“最多扫一次”。

2022年以来,市大数据局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持续强化数字化改革支撑能力建设,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为高质量创建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坚实支撑。

一、抓好谋篇布局,构筑规划引领、政策配套、督查激励的创新平台。全面贯彻“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成功推动市政府、省经信厅、电子科大三方三方联合发布全国首个无线电产业发展规划——《浙江省无线电产业基地发展规划》,依托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等科研院所资源,打造电子科大长三角校友会智慧谷科技园、搭建浙江省无线电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谋划无线电设备检测中心,形成“都市型、楼宇型、研发型、无污染制造业”的产业发展新路径。现已围绕成立无线电产业基金、制订产业招商图谱和培育政策等重点任务,通过专班化运作、清单化推进、节点化攻坚,先后推动中电海康、浙江省无线电设备检测中心、兆华电子等20余个重点项目落地。其中,衢州海易智慧交通产业总部基地项目共将累计投资约6亿元,5年内将建成毫米波雷达智慧交通产业基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亿元。

VIP专享文档

扫一扫,畅享阅读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管行业标签

sa**en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关注 私信

报告咨询

  • 400-817-8000全国24小时服务
  • 010-5824-7071010-5824-7072北京热线 24小时服务
  • 059-2533-7135059-2533-7136福建热线 24小时服务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5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