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第八届中国(尚田)草莓文化节举行开幕式。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开幕式未布置鲜花红地毯,未邀请上级领导,没有繁琐的活动议程,主角是受邀而来的农业专家、旅游营销人员、微博达人和一群本地莓农。草莓文化节“卸妆”受到当地干群好评。 开幕式共安排了2项议程:一是大棚现场“挑”问题;二是草莓种植技术、营销谈。 在冷西一草莓大棚里,中国农科院原所长成卓敏随手摘下一颗草莓,告诉身边的莓农们:“
昨天上午,第八届中国(尚田)草莓文化节举行开幕式。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开幕式未布置鲜花红地毯,未邀请上级领导,没有繁琐的活动议程,主角是受邀而来的农业专家、旅游营销人员、微博达人和一群本地莓农。草莓文化节“卸妆”受到当地干群好评。 开幕式共安排了2项议程:一是大棚现场“挑”问题;二是草莓种植技术、营销谈。 在冷西一草莓大棚里,中国农科院原所长成卓敏随手摘下一颗草莓,告诉身边的莓农们:“像这颗草莓果型不正,就是因为灌溉量偏大的关系。现在全国草莓市场一窝蜂,果型和甜度都是比拼点。”专家的一席话激起了莓农的兴趣,如何提高甜度、纠正果型,如何防止土壤肥度流失等一个个问题被抛出来。 如何破解?在大棚十几米外由十几条农家竹凳搭建的露天“小会场”,莓农与专家、市场营销人员坐到了一起,从采摘鞋套的推广到草莓品质提升,从草莓市场现状到产业前景的态势,现场答问其乐融融。“录下来回去整理下,以后用得到。”不少莓农掏出了手机。 尚田镇党委书记卓奇荣告诉记者,往年草莓文化节注重的是热闹,结果不少农民反映有点“空”,今年活动开支虽然不及去年的十分之一,但尚田草莓知名度扩大了,农民得到的实惠也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