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0日晚上23时31分44秒,由中国科大、国盾量子和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共同研制的全球首个可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在济南与“墨子号”卫星对接成功。这标志着全球首个可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建设完成,量子技术研发应用又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墨子号“距离地面500公里。星地对接时,“墨子号”的绿色光束由星到地,地面站的红色光束由地到天。30日晚上23时31分44秒,量子卫星地面站经过自动搜寻准确实现了与“墨子号”卫星的对接,漆黑的东北部夜空中出现了一个耀眼的绿色光束,光束随着卫星的移动而移动。完成对接后,“墨子号”可以分发秘钥,济南这里的地面站接收后可以进行秘钥试验。23时39分36秒,绿色光束消失在了远方的夜空中。整个对接过程持续了近8分钟,获得了圆满成功。
全球首个可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在济南与“墨子号”卫星对接成功,标志着我国在量子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应用取得了重要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多次提到要掌握核心技术,并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对于量子技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量子通信研发“很有前途、非常重要。”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强调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要求各级各方面切实增强紧迫感,坚持规划先行,加快行动,有序推进,用科技创新支撑山东高质量发展。对于量子技术发展,山东省专门出台了量子技术创新发展规划,支持济南打造“量子谷”,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