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巴中市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出台。从去年7月国家出台《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到今年6月省政府印发《四川省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再到这次我市的实施方案出台,上下三个层级,历时一年安排部署,终于尘埃落定。接下来就是操作,7大类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等着我们执行。
《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明确,将构建“三带三走廊”经济发展空间结构。“三带”包括:西安—汉中—巴中—南充—重庆/成都经济带、西安—汉中—广元—绵阳—成都经济带、西安—安康—达州—重庆经济带;“三走廊”包括:兰州—广元—巴中—达州—万州经济走廊、成都—南充—达州—万州经济走廊、汉中—安康—商洛经济走廊。在这样一个空间结构中,巴中位居腹心地区,其中的“一带”(西安—汉中—巴中—南充—重庆/成都经济带)和“一走廊”(兰州—广元—巴中—达州—万州经济走廊)在此交汇。优势是:交通四通八达;劣势是:四周市(区)经济发展速度比巴中快一些。出路在于:异军突起、冲出重围!
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本质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协调发展,是国家层面的战略意图。具体到域内各城市的操作层面,竞争不可避免,合作要靠实力,实力需要培育,发展必须加速。尤其在“三带三走廊”空间布局下,域内格局已经扁平化、网格化,任何一个“点”状城市都有可能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的汇聚地,唯有夯实基础、异军突起,方能求得点的突破和面的辐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