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500多米长的断头河道,却在两个月内由原来的黑臭变为清流,而这一变化靠的竟然是用果皮和厨余垃圾做成的环保酵素。 在叶榭镇堰泾村有一条黑臭多时的西陆河。由于水体流动较小,污染源较多,水面常有生活垃圾漂浮,部分河段浮萍盖满河面。沿河村民叫苦不迭:“西陆河臭气难闻,河水太脏。” 河水流动不起来,水体也就失去了自净能力,看上去比较黏稠。由于西陆河只是一条村级河道,缺少系统的治理方案,西陆河河长也一直在寻找治河的好方法。一次,她偶然得知了“周酵授工作室”这一用厨余垃圾制作酵素原液的公益组织。该工作室负责人周英杰告诉她,可以尝试用环保酵素治理西陆河。 “其中的原理其实也很简单,混合发酵液中大量繁殖的有益微生物,能消耗水体中过多的氮和磷等富营养物质,水体中的氮、磷等的浓度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也能得到提高,从而实现水体环境的修复和生态平衡。”听罢周英杰的介绍,两人一拍即合,决定用环保酵素开展治理西陆河的试验。 两个月前,第一次酵素投放开始。根据之前初步测得的水深和河面宽度,确定了1比1000的酵素稀释比例,志愿者们每隔10米,在每个点上倾倒10斤环保酵素,第一次共计倾倒600斤环保酵素。周英杰告诉记者:“左侧河水偏清澈,所以相对倾倒的量较少。内侧黑臭严重,水位较低,倾倒的量相对较多。” 大约过了一个礼拜,“周酵授工作室”的志愿者们来到西陆河进行第二次酵素投放。众人欣喜地发现水体透明度明显增加,臭味已消失大半,河面上也看不见原先漂浮的油腻腻的物质。治理之前,村民们对这环保酵素还颇有担心,“会不会对水里的鱼虾有影响呢?”“这么多酵素从哪里来?”仅仅过了一个星期,逐渐变清的河道让村民们开始对环保酵素治河产生了兴趣。见此情景,周英杰和工作人员召集村民,告诉大家其中的原理:“环保酵素是以厨余垃圾或是瓜果皮等作为原料,发酵之后做成的,本身并没有什么用。因为生产过程中并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物质,不会对河道造成影响。制作成酵素再倒进河里,它们反而成了治污的帮手,既环保又低廉。”在志愿者们手把手的教授下,村民们纷纷响应并帮忙着用环保酵素一起治理河道。 经过两个月的治理,西陆河共投放约2吨环保酵素,水体菌群已趋于平衡,水体不再散发恶臭,水面基本达到清澈。从小生活在堰泾村的村民吴军对这次的治理情不自禁地竖起了大拇指直夸赞:“看着黑臭的河道又变回了原来干净的样子,真像是‘返老还童’了。” 西陆河河长表示:“用环保酵素治理河道也是我们的第一次尝试。从目前来看,环保酵素对西陆河的治理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前期治理告一段落,之后将定期跟踪水体变化,确保问题不再反复。这次治理也让附近的村民们增强了保护河道和环境的意识。今后我们还将组织村民开课宣讲如何用生活垃圾制作环保酵素,进一步保护河道。”
(信息来源:松江报2017年8月23日第三版;作者:沈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