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王国生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关注农牧区大龄未婚青年单身问题。如何破解目前我省贫困农村“产业难、搬迁难、饮水难、就医难、娶妻难”等现实问题,让老百姓尽快富起来,生活得更有保障、更有尊严,是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个重大问题。
最近,西宁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有关专家采取明察暗访等方式,赴西宁市大通、湟中、湟源三县部分贫困村,围绕群众亟待盼望解决的“难心事”“热点事”,尤其是如何有效解决贫困村娶妻难等问题,通过对湟中县拦隆口镇卡阳村进行“解剖麻雀”式的实地调研,发现了一条值得借鉴或可推广的经验,对于青海来说,发展是解决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要实现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咬紧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不动摇。
卡阳村,虽距西宁市区只有五六十公里,但由于长期封闭落后,村民们守着大片的森林资源过着苦日子。据省人大代表、驻村“第一书记”鲍武章介绍,该村因经济落后,村民生活困难,村里5年间只娶了一个媳妇。自2015年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卡阳村依托村里优美的森林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在争取资金7千万元、铺设18公里木栈道的基础上,在全省首家建成了近700亩的花海观光园。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卡阳村的农区变成了景区,田园变成了公园,民房变成了客房。村庄变美了,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来到这里,涌向山间,涌向森林,拥抱大自然。十多辆崭新的房车接待着来自各地的游客。如今,村民在家门口有了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就连一些年迈的长者、家庭妇女每天也能轻松地在家门口能挣到几十元钱。一些长期在外的打工者纷纷回家置业。农家乐庭院经济日益火爆,成为村里一大支柱产业,仅去年3个月时间,最多的一户村民收入就达十几万元。村庄变美了,村民富裕了,也告别了因贫困而娶不上媳妇的历史。据了解,截至今年6月底,该村先后娶了30个媳妇。卡阳村人在党和政府的扶持推动下,依托当地生态资源,建成了田园综合体,村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卡阳村的典型事例给西宁市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带来了许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