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服务协议管理。与181家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签订服务协议,细化服务协议内容、质量等指标,明确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的分级管理,制定“两定”医疗机构年度考核办法,对考核不合格的定
一是强化服务协议管理。与181家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签订服务协议,细化服务协议内容、质量等指标,明确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的分级管理,制定“两定”医疗机构年度考核办法,对考核不合格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建立“两定”机构准入、退出机制,严重违反医疗保险政策的定点医疗机构取消定点资格。
二是应用医保智能审核。采取人机结合方式,审核参保人员住院在医保信息系统中的费用明细,对检查是否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等进行稽核。同时,参保对象也可利用智能审核系统对住院日费用清单实时查询,实现医保、参保患者对医疗机构的实时监督。
三是建立监督巡查机制。组织工作人员对“两定”机构服务行为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耐心解答患者有关医疗服务政策。在定点医疗服务机构设置举报电话、就医服务流程及宣传栏,鼓励参保人员参与监督,发挥其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