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矮密集约栽培是苹果生产发展的趋势 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苹果大发展时期,我国主要推广的是乔砧密植栽培模式,90%的果园是按照此栽培模式建立的。由于乔砧密植栽培控冠和促进结果技术难度大,果农难以掌握,管理费时费工,加之该模式自身的缺陷,致使大多数果园密闭、光照不良、产量低、果品质量差、效益不佳。乔砧果园与矮砧果园相比,树体大,需要的肥水多,栽培空间大,管理成本高,是一种高消耗、低产出的栽培方式。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果园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渐渐凸显,乔砧密植栽培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果业发展的要求。 矮砧栽培可以控制树冠大小,减少树体消耗,提早树体结果,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机械化、设施化、标准化的集约栽培可以使果园管理省时省工,降低劳动生产成本,提高单位面积生产效率,因而,苹果矮砧集约栽培制度是世界苹果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世界苹果生产先进国家矮砧集约果园已占苹果总面积的90%以上。近几年来,我国各苹果产区地都在大力推广矮化集约栽培制度,矮密集约栽培已经成为我国苹果生产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二、洛宁矮密集约栽培发展现状(一)发展历史 我县发展矮化密植栽培最早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建立了2个示范园。一个在上戈镇盘城村的洛宁县园艺场,属于山区,海拔1100米,示范园面积约1000亩,主要栽培品种为红香蕉、黄香蕉,为M26中间砧,栽植密度为2米×3米,由于无灌水条件,管理粗放,树体矮小,腐烂病、轮纹病普遍发生,效益不佳。另一个在城郊乡崛东村,属川区,海拔340米,示范园面积30亩,主要栽培品种为红香蕉、黄香蕉,为M26中间砧,栽植密度为2米×3米,土壤肥沃,有水浇条件,由于没有合适的配套技术,果园效益与普通乔化果园差别不明显。(二)发展现状 2014年元月21日县政府与陕西海升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投资5.2亿元、用5年时间在洛宁县上戈镇建设“洛宁海升现代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高标准矮化苹果示范园建设。投资3亿元以上,在上戈镇上寺公路沿线建成高标准矮化苹果示范园10000亩,逐年实施,从2014年开始,3年内完成5000亩,5年内完成10000亩。从荷兰等先进国家进口无毒矮化苹果苗木,实施密植(亩栽160株以上),采用水泥篱架栽培、高纺锤树形、肥水一体化、果园管理机械化等先进设施和技术,目标是栽后当年结果,第二年亩产达到1000公斤以上,4年进入丰产期,亩产达到4000~5000公斤。二是优质无毒矮化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在洛宁建成优质无毒矮化苗木繁育基地800亩,2014年启动,2016年开始出圃优质大苗,年出苗量60万株以上。三是人才培训。在上戈镇建设一座建筑面积500平方米的培训学校,每年培训农民3000人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乡镇和园艺局的专业人员)100人次。四是产业链建设。5年内建成果酒厂、果品冷链贮藏、出口营销企业各1家,投资达到2.2亿以上,并积极发展有机肥、包装材料等方面的企业和生态旅游,带动洛宁苹果产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2014年建设高标准矮化苹果示范园530亩,2015年建设面积为1350亩。2015年建立苹果矮化自根砧苗木繁育基地215亩,2016年可出圃苗木60万株。2014年聘请荷兰、意大利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到洛宁实地指导,举办技术培训班3期,效果良好。 海升高标准苹果矮密集约栽培示范园区的建设,第一次将世界最先进的苹果栽培模式引进了洛宁,令广大干群十分震动,尤其是具有投资能力的企业家,纷纷效仿建立矮密苹果园,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果。截止目前,已有众森、荣盛、祥润万佳等公司建立矮密苹果园2000余亩。三、矮密集约栽培模式推广中的突出问题 政府通过招商,建立矮密集约栽培示范园区,目的是带动农民大力发展这种先进技术,带动农民致富。矮密集约栽培技术的优势已经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但是推广起来出现了十分尴尬的局面,突出问题是发展这种先进的栽培模式绝大多数是具有雄厚经济基础的企业家,农户寥寥无几,这种现象与政府的初衷相背离。分析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建园投入太大 建园投资主要包括苗木、篱架和水利工程方面的费用。 符合标准的矮化砧大苗,目前国内稀缺很难买到,进口苗木价格十分昂贵,海升集团使用的荷兰和意大利M9T337自根砧苗木每株70元左右,按亩在190株计算,每亩苗木投入就在1.3万元以上。国产苗木在40元左右,每亩苗木投入也要在7600元。篱架采用水泥桩、钢丝和竹竿,每亩投入在1200元左右。提水工程按200亩一个单元计,提水管道、架电、蓄水池等投资在20万元左右,平均每亩投入1000元,滴灌每亩需要600元,水利工程合计每亩需要1600元。以上三项投入合计10800元(国产苗木)~15800元(进口苗木)。再加上人工、水电费等开支,建园投资巨大,一般农户很难承担的起。2、水源条件的限制 洛宁的地形地貌为”七山二塬一分川”,优质苹果产区处于山区。洛宁的年均降水量在650毫米左右,降水年度分布不均,经常发生旱灾,历史上是“十年九旱”。山区最大的限制条件就是水源,具有灌溉水源的园区占比不到20%。无水源条件的地方发展矮密苹果园,特别是矮化自根砧苹果园,遭遇旱灾年份有可能出现死树毁园的巨大风险。3、优质大苗缺乏 目前国内生产的符合标准的优质矮化自根砧大苗很少,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具有5~6个分枝的优势矮化中间砧和短枝型大苗几乎没有,绝大多数都是光杆苗。提早结果、尽快收回建园投资,是推广矮密集约栽培的重要目标之一,缺乏符合标准的优质大苗,是制约推广重要限制因素。 四、发展对策及建议(一)首先要建立高标准矮砧苗木繁育基地 推广苹果矮砧密植栽培必须要首先培养有足够花芽分枝的健壮苗木。不但建立矮砧自根砧苗木繁育基地,而且也应该建立中间砧苗木繁育基地,生产出有足够花芽分枝的合格苗木,确保栽植建园后能够在1~3年内进入丰产期,在短期内收回建园投入。只有生产出的合格大苗能够满足市场需要,销售价格降低到合理水平,才能真正降低建园成本,为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按照“因地制宜,集中发展”的原则,针对不同立地条件进行科学规划,建设适宜当地条件、类型多样的矮密集约栽培模式。如有充足水源的地区,以发展矮化自根砧苹果园为主;水源不够充足但有一定保障的地区,以发展矮化中间砧苹果园为主;缺乏水源或没有水源的地区,以发展短枝型苹果园为主。推广中避免一刀切,以免造成损失。(三)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对发展矮密集约栽培的苹果园从几个方面要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在资金方面给予扶持,包括奖补资金和金融服务;二是整合农业项目向具有一定规模的矮密集约栽培苹果基地倾斜,帮助基地解决水电路、农机具等设施设备;三是技术服务,技术部门要选派骨干力量包片蹲点做好技术服务,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种植一片成功一片,以增强果农发展信心。
2025-2030年全球与中国切苹果机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分析
2025-10-28
购物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