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24日,全国糜子育成品种品质鉴评工作会在榆林市神木县举行,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农科院陆平研究员,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河北省农业科学院张玉宗研究员,农业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成员、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宁夏农牧业科学院固原分院程炳文研究员,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山西省农科院乔治军研究员等10多名专家,以及省小杂粮产业技术体系团队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省小杂粮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柴岩教授主持。
本次鉴评会议共有25个粳性糜子品种和19个糯性糜子品种参加,参试品种均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培育的生产上推广的品种。通过专家评审,有6个糜子品种适口性好、品质优良,且适合大面积推广。会议期间,专家们还就我国糜子品种资源及谷子糜子品质鉴定、糜子品种品质评定标准建立与产业化开发、糜子品种改良、栽培技术研究进展等进行了交流探讨,讨论了我国糜子生产与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对策。
糜子是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当地农业生产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具有明显的地区优势和生产优势。在历史上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近年来种植面积大幅下降。产量低和缺少适口性好、能够大面积推广的优良种是制约糜子生产的主要原因。筛选优质专用糜子品种,对糜子生产与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