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山东青岛两项非遗挂上国字号 螳螂拳创于战国

近日,国务院批准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青岛共有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这两个名录,分别是胡峄阳传说和鸳鸯螳螂拳。加上已经入选的崂山民间故事、柳腔、崂山道教音乐、孙膑拳等项目,青岛共有1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千难万难不离崂山”,这是青岛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那么这句话出自何人之口?他就是即墨县流亭人(今

    近日,国务院批准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青岛共有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这两个名录,分别是胡峄阳传说和鸳鸯螳螂拳。加上已经入选的崂山民间故事、柳腔、崂山道教音乐、孙膑拳等项目,青岛共有1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千难万难不离崂山”,这是青岛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那么这句话出自何人之口?他就是即墨县流亭人(今城阳流亭)胡峄阳。他精通周易,料事如神;饱读诗书,留下数部著作,因他结合天文地理、人间万象研究《易经》,推测天道人事多有灵验,在世时已被民众视为“活神仙”,产生了许多有关胡峄阳的神奇传说。    鸳鸯螳螂拳正式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鸳鸯螳螂拳第四代掌门人的孙丛宅老人,无疑是最高兴的一个。78岁的他面色红润,声音洪亮。孙丛宅告诉记者,他自9岁起开始练武,到现在已习武近70年了。    据孙从宅介绍,螳螂拳是由战国时期的白猿所创,至今已有2700余年的历史。鸳鸯螳螂拳以阴阳结合、内外双修为哲学底蕴,以左右对称拳法为标志,如同鸳鸯成双入对、形影相随一般,故冠以“鸳鸯”之名。合于“螳螂”者,不在象形,而重在取其迅猛手法精妙多变之意。

VIP专享文档

扫一扫,畅享阅读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山东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山东行业标签

Mi**年)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关注 私信

报告咨询

  • 400-817-8000全国24小时服务
  • 010-5824-7071010-5824-7072北京热线 24小时服务
  • 059-2533-7135059-2533-7136福建热线 24小时服务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5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