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实施依据是否充分?项目主要内容是否明确?项目资金测算是否明细?预期绩效目标是否合理?项目实施保障是否科学?今年起,我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制度,各部门和单位想要争取财政专项资金,就必须认真细致地回答上述五个问题,以此推动财政支出绩效“最大化”。
据区财政局负责人介绍,在传统财政预算分配制度下,个别单位往往将设立项目作为争取资金的手段,存在重申报、轻管理等现象。推行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制度
据区财政局负责人介绍,在传统财政预算分配制度下,个别单位往往将设立项目作为争取资金的手段,存在重申报、轻管理等现象。推行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制度,就是为了从源头上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执行的可行性和监督问效的可追溯性,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政府“钱袋子”里的钱用在刀刃上,用有限的财力为百姓办更多的实事。
区图书馆新馆搬迁工程,是我区试点实施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新政后第一个核减资金项目。当时,该项目申报财政资金1538万元,财政部门审核后建议新图书馆搬迁分步实施,其中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电脑配置等软硬件设施分2至3年分步到位,并据此作出2014年预算安排,从而可以避免1000多万元资金闲置,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我区各部门和单位想争取财政专项资金不但要通过“五关”申报预算,全程还需经历更为严格的“六将”监管。根据规定,区财政部门收到部门、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申报后,将同步启动“申报绩效目标、组织专家评审、核定项目预算、全程绩效跟踪、事后绩效评价、结果考核问责”六大程序,并使之贯穿财政使用申报、审核、使用、监管、考核、反馈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