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美国大杏仁”居然不是杏仁而是扁桃仁。记者昨天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坚果炒货专业委员会了解到,专家、权威机构等已一致认定美国大杏仁和扁桃仁是两种不同的物种。目前市场上仍有很多标注着“美国大杏仁”的产品在售。美国大杏仁的中国官方代理机构美国加州杏仁商会昨天对此事的回应是:商会已经引起高度关注,目前正在与政府和相关机构沟通,尚没有明确结论,沟通有了结果将会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告。 多款产品标“美国杏仁” 记者在武宁路上的家乐福大卖场看到,进口商品货架上,一款原产国为美国的“绅士杏仁”,其配料一栏中写着“杏仁”;旁边另一罐同样产自美国的“福喜乐烟熏杏仁”配料一栏同样写着“杏仁”。 在国产食品货架上,一款产地为山东的“众地焙烤大杏仁”标签上的原料产地也是美国,配料表中的名称是“大杏仁”。另有产地在宁波的“恒康美国杏仁”其配料一栏中标注为“美国杏仁”。 超市内还有华味亨、天喔、百味林、姚太太、阿明等其他品牌的杏仁产品,多达十几种。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在超市内还分别发现了一款“扁桃仁”和一款“巴旦木”,从两款食品的外观上看,它们与“美国大杏仁”及国产杏仁颇为相像。在超市随机采访的几名消费者均表示,从来不知道美国大杏仁是扁桃仁,只是觉得美国大杏仁的个头应该比国产杏仁大。 明年完善坚果炒货标准 美国扁桃仁早期进口到我国时,被误译成“美国大杏仁”,并被广泛传播。坚果协会表示,这一中文名的误译是由于我国历史、社会、认知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不是食品企业的过错。 我国对于食品名称的标示有着严格的规定,据坚果协会介绍,根据《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的强制规定,产品名称必须标示正确的真实属性,不能产生混淆与误导的要求,因此呼吁相关企业以《中国植物志》第38卷11页(扁桃)植物学分类为科学依据,将“美国大杏仁”中文名称更名为“扁桃仁”(巴旦木)中文名称。 坚果协会称,行业龙头企业如洽洽、阿里山、姚生记等已率先开始将产品外包装上的“美国大杏仁”产品名称更改为扁桃仁。同时,坚果协会明年将会继续完善坚果炒货产品标准,并想办法推进实施杏仁、扁桃仁产品标准,进一步解决困惑行业的美国扁桃仁名称真实属性问题。
国产杏仁多用作馅料 市南北货行业协会技术部主任沈鸿钧表示,扁桃仁和杏仁的营养价值差别不大,从它们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钙、铁等一系列营养成分含量上看,并没有十分明显的区别。国产杏仁颗粒小、产量少,目前国产杏仁更多用在月饼等食品的馅料制作中,而较少用于休闲食品的销售。目前市场上很多休闲杏仁食品使用的都是“美国大杏仁”即扁桃仁。 美国扁桃仁PK国产杏仁 ■外观上:扁桃仁偏长一点,扁扁的;而国产杏仁则是胖胖的、小小的,看上去很饱满。 ■口味上:扁桃仁更甜一点、更干一点;而国产杏仁没那么甜,偏油一点。 权威机构认定:两种物种不可等同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坚果炒货专业委员会去年就曾在协会网站上发布公告称,“美国大杏仁(巴旦木)不是杏仁而是扁桃仁,提请相关生产经营企业予以更名”。 今年9月,坚果协会的“坚果炒货标准起草小组”又公开表示,由于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对《坚果炒货食品术语》、《熟制扁桃核和仁》标准涉及扁桃仁英文名称的歧义,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曾于今年7月23日下午召开了《熟制扁桃核和仁》、《坚果炒货食品术语》国内贸易行业标准专家论证会。来自中、美两国的林果、扁桃仁、杏仁权威专家;中、美行业协会的代表;标准起草小组代表以及我国卫生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海关总署关税司、国家食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政府及监管部门代表都出席了会议。 标准起草小组称,经过充分的论证,大家再一次一致认定:“美国大杏仁”不是杏仁而是扁桃仁,其植物属性为蔷薇科、桃属、扁桃亚属,为扁桃的种子;而杏仁的植物属性为蔷薇科杏属,为杏的种子。它们分别是两种物种,并强调“这一论断事实清楚,理由充分、依据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