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甘肃省农牧厅下发了《关于印发甘肃省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安排了全年渔业科技的“四项任务、十项重点活动”。
《实施方案》安排了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的四项主要任务。一是立足甘肃省渔业发展需求,加快渔业科技创新。大力加强冷水性鲑鳟鱼遗传育种研究,开展家系选育;加快推进精准池塘养殖技术大水面网箱养鱼标准化技术研究、示范和推广;进行池塘规模养殖技术及休闲渔业产业战略研究;开展甘肃特有鱼类及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保种、驯养、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研究。二是面向生产一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筛选与推广示范,重点推广虹鳟、甘肃金鳟、鲤鱼新品种(福瑞鲤)、草鱼、武昌鱼新品种(浦江1号)、鲫鱼新品种(异育银鲫中科3号)等主导品种和健康养殖技术、高效养殖技术、80:20池塘养殖新技术、流水网箱养殖鲑鳟鱼鲟鱼现代化养殖技术4项主推技术。三是着眼长远发展,加强渔业人才培训。引导和鼓励水产研究所、技术推广站以科研质量、创新能力和成果应用为导向的科技研究。加快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水产技术推广人员500人次,培训农村渔业实用人才1000人次。四是夯实基础条件,加强支撑能力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平台、水产重点研究所、引种育种中心、病害防治中心等渔业科技支撑能力建设。以省级水产良种场、水产引育种中心、水产养殖示范场为载体,鼓励技术创新,真正发挥其创新、转化、示范、培训功能。
《实施方案》安排了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的十项重点活动。一是举行全省渔业科技促进年启动仪式,赠发《渔业法规汇编》。二是科技专家下乡咨询活动,组织省内高级职称以上的专家组成专家团,开展科技服务工作。三是“12316三农服务热线”技术咨询活动,举办10期电话热线技术咨询活动。四是实施水产养殖全程监控技术示范项目,重点示范水产良种放养、水质管理等技术,使全省水产养殖全程监控覆盖率50%,水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到99%以上。五是实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项目,新创建5-10个集中连片的标准化示范场,使全省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总数达到15个以上。六是渔业科技人员驻点技术服务活动,以甘肃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载体,全省每名渔业技术推广人员驻村服务不少于10天,联系服务对象不少于1户。七是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人才培训行动,全省分东西两片,举办2次全省水产技术推广站负责人及技术骨干培训班,培训200人次。八是千人渔(农)民大培训行动,对省级水产良种场负责人、基层渔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开展水产健康养殖新技术等内容的知识培训,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渔民1000人次。九是开展渔业资源养护管理,全面开展涉渔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在黄河甘肃段及其附属水域、长江上游水域人工放流各类经济鱼类1200万尾、濒危鱼类35万尾。十是全省渔业科技促进年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