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电 记者从浙江省科技厅获悉,浙江一民企与科研院校合作,成功解决了大功率LED照明的散热技术难题,从而使得LED路灯、隧道灯等大功率照明器件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可达到5年光亮度基本不减。这项核心技术的突破,使中国在全球LED照明应用终端市场竞争中拥有了话语权。据了解,目前,该企业开发的系列LED路灯产品已获得欧盟“CE”、 美国“UL”、欧盟环保“RoHS”等多项认证,产品已打入欧美市场。
LED是指用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为全固态发光器作为光源的照明,因具有高光效、功耗低、维护成本低、尺寸小、抗冲击、热量低、无紫外线辐射等优异性能,被国际公认为最有发展前景的第三代光源。近些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LED产业,日本“21世纪光计划”、美国“下一代照明计划”、欧盟“彩虹计划”、韩国“GaN半导体发光计划”等政府计划纷纷启动。2009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并启动“十城万盏”项目试点。
据介绍,在发展LED产业过程中,迄今LED上游的芯片技术已成熟和定型,价廉物美的LED芯片已能够满足照明的需求。但是在下游的应用终端市场,尤其是要用于户外的大功率LED照明器件,普遍存在着散热不良、使用寿命短的问题,许多地方LED路灯刚装起来时照明效果很好,可没过多久就越来越暗,有的不到半年就出现“死灯”现象。原因就是,LED对温度非常敏感,结温越高,光衰越大,寿命越短。而户外照明需要大功率,光源热量集中,在单位面积内,如热量不及时有效地散发,就会导致LED光效快速衰减。因此,解决大功率LED照明的散热技术难题,已成为LED照明实现户外产品产业化的先决条件和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