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兄,相见恨晚!”“罢了,子美不弃,可愿与白同饮一杯?”在日前举行的2023年中国沈阳国际机器人展览会上,门口的“李白”与“杜甫”仿生机器人吸引了不少孩子和家长的围观。“杜甫”低头沉吟,好友“李白”把酒相劝,神态之逼真,仿佛穿越历史。
展会上,从可穿戴式助行器、VR眼镜,到机械臂、工业清洁机器人,琳琅满目的设备带领观众走入“机器人+”生产生活的奇妙世界。蓬勃的机器人产业已经悄然进入人们多领域
“太白兄,相见恨晚!”“罢了,子美不弃,可愿与白同饮一杯?”在日前举行的2023年中国沈阳国际机器人展览会上,门口的“李白”与“杜甫”仿生机器人吸引了不少孩子和家长的围观。“杜甫”低头沉吟,好友“李白”把酒相劝,神态之逼真,仿佛穿越历史。
展会上,从可穿戴式助行器、VR眼镜,到机械臂、工业清洁机器人,琳琅满目的设备带领观众走入“机器人+”生产生活的奇妙世界。蓬勃的机器人产业已经悄然进入人们多领域生产生活场景。
在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展台,一名研究生正在演示一款自主研发的手部康复机器人。这款产品由张道辉副研究员所带领的课题小组研发,目前正在辽宁省人民医院、盛京医院进行临床试验。“我们希望借此帮助患者完成神经重塑,肢体功能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