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9月2日讯 在跨海大桥高架路桥下,伴随着轰鸣声挖掘机铲斗上下摆动,一片违建应声被推倒。该区域位于市北与崂山交界,行政区划和土地产权分别属于两区,是典型的“插花地”,影响城市更新进程。借助我市建成区“插花地”整治提升攻坚行动的开展,两区联手拆除了1.2万平方米的“插花地”违建。再过不久,这里将建成一处高颜值桥下公园,成为市民休闲放松的新去处。
所谓建成区“插花地”,是指城市建成区内,行政区划界线和土地权属界线存在交叉或分属不同城区的用地。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许多“插花地”存在违法建设多、环境杂乱等问题,因历史成因复杂,责任主体不明,“插花地”处于“两难管”或“两不管”状态。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插花地”城市管理问题愈发突出,既影响城市形象,也不利于市民幸福感提升。
今年以来,我市聚焦城市管理的“顽瘴痼疾”,将开展建成区“插花地”整治提升攻坚行动列为2023年全市城市管理领域重点问题专项整治攻坚行动之一,并明确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统筹推进。“接到任务后,我们第一时间牵头组织对我市建成区范围内区级行政边界两侧‘插花地’进行摸排研判,排除环境品质较好、已启动开发建设等地块,共梳理整合7个片区纳入‘插花地’整治提升攻坚行动。”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城市设计处处长孙玉霞介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还制定《青岛市建成区“插花地”整治提升行动方案》,明确整治范围、整治要求、工作步骤和责任分工等,保障“插花地”整治提升工作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