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11月13日讯 筑牢碳金融发展根基、拓宽碳金融融资渠道、打造碳金融区域试点、优化碳金融发展环境……近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青岛市碳金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20项与碳金融相关的重点任务,引导和激励更多金融资源支持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力争到2023年底,青岛绿色金融规模获得较大提升,转型金融发展取得积极突破;到2025年底,争取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突破150亿元,绿色贷款余额突破6000亿元;碳金融体系基本形成,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在筑牢碳金融发展根基方面,青岛将建立完善碳金融项目库,鼓励各行业主管部门按照统一的认定评价标准,推动符合标准的企业和项目入库,定期向金融机构推送,为金融要素精准保障提供支撑;依托全市统一的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开发碳金融服务功能模块,利用碳账户大数据赋能,为金融机构提供绿色产业信息、绿色项目信息与绿色企业画像,协助解决绿色项目识别和金融服务的有效衔接问题;青岛还将加大碳普惠平台推广力度,探索建立个人碳账户和多层次碳普惠核证减排量消纳渠道。
在拓宽碳金融融资渠道方面,青岛将推动银行机构优化完善信贷政策,支持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建设。聚焦绿色低碳重点领域,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促进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支持银行机构积极对接各类绿色低碳重点项目,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对绿色企业和项目加大支持力度。推动金融机构做好绿色债券和转型债券需求摸排和项目储备,完善第三方评估和评级标准。充分运用信用风险缓释凭证、担保增信等模式,降低企业发债难度和成本,提高市场主体认购意愿。鼓励政府和社会资本按照市场化原则联合设立绿色低碳类基金。构建多场景的绿色保险产品体系,开展绿色保险产品创新和应用实践,探索差异化的保险费率机制。支持金融机构开发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主题的理财、信托等金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