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11月12日讯 12日上午,以“奋进新征程、强农促振兴”为主题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落下帷幕。本届农交会统筹公益属性和市场化方向,推进“综合展、专业办”,近3000家企业携2万余种产品参展,3万余名采购商和专业观众到会洽谈交流,观展人数达15万余人次,有效促进了农产品产销对接和品牌打造。记者看到,在本届农交会的最后一个上午,各参展商仍在展馆“奋战”。四天的时间里,他们在这一“国字
“产业发展,配套先行”,是给投资者的一颗“定心丸”,也是实现低效片区开发建设的关键一招。
在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中,青岛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有序推进。按照“先配套后出让”思路,先行开展低效片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和环境建设,大力引入优质教育、医疗资源,联动实施中小学名校战略,推动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医院、青岛五十八中等知名医院、学校在低效片区加快落地。
今年以来,各片区新开工基础配套项目55个,唐河路二期等17个项目竣工,低效片区道路系统初步形成;新开工公共服务配套项目12个;北大新世纪实验学校、民大附中等3个项目竣工投用,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助力片区就业、居住、娱乐等生活要素供给进一步优化,片区吸引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