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府办函〔2025〕15号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遂宁市2025年制造业产业链协作
配套协同促进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
《遂宁市2025年制造业产业链协作配套协同促进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2月24日
遂宁市2025年制造业产业链
协作配套协同促进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增强全市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固性、安全性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协作、协同发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2025年制造业产业链协作配套协同促进工作,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协作、产品与市场精准对接两大主题,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服务平台,扎实开展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整体配套系列活动,促成企业相互协作配套,产品就近就地销售。2025年,实现新增产销配套企业合作对数达到100对以上,本地配套销售额突破70亿元,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产销率提升至90%以上等目标,显著提升产业链协同效应。具体工作举措如下:
一、深度挖潜,建立供给需求清单。各县(市、区)、市直园区要落实“一企一专员”联系服务机制,聚焦锂电、电子信息等行业,摸清重点产业链上下游结构、企业构成以及重点工业企业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生产能力等信息,建立好企业供需“两张清单”,为后续产销对接活动提供数据支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及时收集汇总各地产品供给清单、产品需求清单并汇总成册。〔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二、做优平台,提升线上服务功能。大力推广应用“遂企云——遂宁市制造业产品精准智慧对接平台”,建立产业链产品链供需信息精准对接机制,定期向企业、区域及群体精准推送最新的供需信息,提升产品产销精准匹配功能,实现产销智能匹配、精准对接;拓展在线洽谈、实时询价等功能,保障供需双方高效对接。各县(市、区)、市直园区要指导全部规上工业企业入驻遂宁市制造业产品精准智慧对接平台,并引导企业动态发布产品供需清单。〔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三、加强对接,强化线上产品推广。支持消费品工业企业与国内龙头电商平台、短视频平台、社交平台等建立合作机制,从产品研发、包装设计、品牌形象等全链条进行提升,建立并动态管理遂宁市网络品牌培育产品库,积极培育我市名特优产品网络品牌。引导建立地方公共产品推广平台,邀请国内龙头直播电商平台来遂,多渠道为遂宁名优产品宣传引流。〔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四、多点发力,推动精准配套对接。以大规模设备更新及“智改数转”为契机,分行业(领域)集中推动重点企业与终端企业的精准对接。建立常态化供需对接机制,梳理建立电子元器件、包装制品等跨产业链产品清单,实现“一链生产、多链共享”。统筹各方力量,分行业、分层次举办产业链对接会、洽谈会等活动,全年开展配套对接活动57场次以上。指导食品、服装等企业与商超、供销社等服务终端串联起来,推动一二三产业链联动。〔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国资委、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五、汇链入圈,提速区域产业协作。以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牵引,与成都、重庆、绵阳等毗邻地区建立常态化产业协同机制,推动市内行业协会、联盟、企业等机构与川渝地区、川中丘陵四市等区域的产业协同,通过遂宁市制造业产品精准智慧对接平台实现线上精准对接,并组织开展产业链产品链线下产销对接活动,提升产业协同配套广度和深度。全年与重庆、成都、资阳、自贡、内江等地区开展产业协同配套活动10次以上。〔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六、整合资源,提优就近配套成效。强化大企业牵引带动,支持链主企业、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供应链体系,搭建对接交流平台,推动链主、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围绕采购订单、产品配套等领域,开展精准对接交流。各地应积极动员“链主”企业,每季度开展1场(次)供需洽谈会或供需沙龙会等产销对接活动。动员市内企业在遂举办供应商大会、生态伙伴大会、行业论坛、企业年会等活动,提升产业协同配套广度和深度。〔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经济合作局,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七、优化服务,发挥专业机构作用。成立企业产销服务“帮帮团”,深入企业一线,量身定制对接方案,组建专家团队开展资质认证等服务。充分发挥遂宁市印制电路协会等行业商协会作用,依托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围绕重点产业,高效组织开展精准对接活动。引导金融机构创新运用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模式,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订单、仓单和存货融资等全方位供应链金融服务。〔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遂宁产投集团,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强化政策保障,积极支持产业链协同促进、企业开拓市场等工作,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支持产业链协同促进,引导企业建立本地供应链配套体系,实现稳产保供;要强化协作配合,落实专人负责对接,结合自身职能职责,根据工作方案积极开展产业链、供应链本地配套相关工作,定期调度和解决问题,确保取得实效。要强化宣传引导,充分依托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介,多角度、多形式加强宣传报道,营造齐心协力推动产业链协同促进、产品链配套对接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