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乌江源百里画廊”大景区建设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市文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市水务局会办意见。针对“建设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建议,水务部门主要负责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前,沿“乌江源百里画廊”的织金大平、龙场、纳雍、自强、马场、猫场、上坪寨及黔西市新仁、大关9个乡镇,已建成织金县龙场镇、马场镇、猫场镇,黔西市大关镇4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 2650吨/日;正在建设黔西市新仁乡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 200吨/日,综合进度93%;剩余织金县大平乡、纳雍乡、自强乡、上坪寨4个乡污水处理设施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二)毕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会办意见。一是科学划定毕节市“三区三线”。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及划定规则开展毕节市“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划定成果已完成并于2022年11月1日正式启用,全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4621.86平方千米。二是基本建立“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完成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并获省人民政府批复实施,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形成初步成果,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毕节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城市性质为“乌蒙山地休闲避暑宜居城市”,结合毕节磅乌蒙秀丽山水的自然特征,着力提升公共服务品质,推进百里杜鹃织金洞、韭菜坪等精品旅游景区建设,打造优美人居环境,全域全景式展示毕节山地景观与乌蒙文化,吸引人口集聚,带动产业发展,激活就地城镇化的内生动力,建设乌蒙山地休闲避暑宜居城市。
(三)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建议答复。因乌江源百里画廊景区是世界地质公园织金洞的副园区之一,又地处织金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范围之内,景区建设牵涉诸多红线,项目审批、规划用地等较为困难。同时,涉及黔西市、织金县、织金洞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市旅投等多个县区和单位,导致景区招商引资和统一开发建设、集中运营上存在较大困难。为加快推动乌江源百里画廊景区提质升级,结合您的意见建议,下步,我局将按照市级统筹、黔西市和织金县配合、市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具体实施的思路,坚持保护优先、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分期打造的原则,从以下几方面共同发力推动建设。
一是高效率推动机制运转。2024年市委办、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建立市县一体推进乌江源百里画廊景区提质升级工作机制的通知》,成立工作专班,加强对重点项目谋划审批建设过程中遇到重大问题的沟通协商、会商解决,我局将积极开展统筹协调工作,加强和黔西市、织金县和市旅游集团沟通会商,重点协调资金争取、总规修编报批、“三区三线”调整和项目选址衔接、航道水位线保障,为项目实质性落地建设做好前置保障。
二是高标准完善规划体系。积极协调省文旅厅审定印发实施《百里杜鹃—乌江源百里画廊—织金洞文化和旅游产业聚集区发展规划》;协调业务主管部门市林业局及时启动《织金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织金洞风景名胜区乌江源百里画廊片区详细规划》《乌江源百里画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尽快形成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修建性详规纵横衔接的规划体系。
三是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一是逐步补齐度假区基础设施。逐步推进化屋停车场及配套工程(游客咨询服务中心)、航运、游览、齿轨电车、应急电梯、群建-化屋轮渡、标识标牌、智慧旅游、旅游厕所以及化屋片区给水、供电、垃圾收集、污水收集处置设施等基础设施项目。二是有序推进旅游度假体验项目建设。对做强山上、做活山下、做足水面、做美崖壁、做优白天、做靓夜游等进行系统谋划,启动推进化屋生态营地提质升级、自由村传统村落保护及利用(民宿)、悬崖度假宿集、化屋萌宠主题酒店等度假住宿项目;有序推进化屋农文旅融合、化屋(群益村至化屋村)管轨式滑道、户外探险等度假体验项目,乌江秘境奇幻夜游、沉浸式演艺、黔菜美食制作等互动体验项目。三是精心打造滨水亲水休闲度假产品。打造浮动沉浸式游船,在沿途植入帐篷精品酒店、精品民宿、水上观光打卡点等业态,建成织金下红岩旅游小镇,让游客充分体验滨水旅游的乐趣,补齐我市乃至贵州滨水亲水休闲度假旅游短板。
四是高品质提升旅游服务。建立花都里民宿服务、沉浸式民族文化度假区“乌江源度假管家”服务、化屋群建村旅游服务等标准体系,提升化屋度假营地管家一站式服务质量和游船服务质量;强化资金整合,全力支持“贵州省特色旅游商品购物店”化屋箐口“扶贫车间”提质升级,整体提升蜡染、刺绣、黄粑等非遗旅游商品市场竞争力。
五是高水平提升文化内涵。由市乌蒙演艺集团、市文化馆与黔西市、织金县、百里杜鹃分别联合组建文艺演出小分队,聚焦水西文化、夜郎文化,编创一批文艺精品节目,在乌江源百里画廊、织金洞、百里杜鹃等景区开展文艺演出活动,逐步补齐演艺短板。积极争取黔剧院等市外优质公益演出团队支持,适时赴化屋开展演出。
最后,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毕节旅游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您的建议为我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抓手。我们坚信,在各位代表的关心支持和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毕节丰富的旅游资源定能转化为强大的发展动能,毕节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将得到显著提升!期待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
毕节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5年8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余杰;联系电话:1878570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