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革命应该往哪个方向转?怎么革?”12月22日,在财联社与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联合主办的“2022 中国 ESG 金融峰会”上,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康艳兵在主旨演讲中抛出这一核心问题。他指出,“‘碳达峰、碳中和’,表面上是环境问题、核心是能源问题、本质是发展问题。”目前近90%的碳排放和70%-90%的大气污染都来自能源,而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也都离不开能源支撑。双碳目标的提出,将加速中国能源转型革命,重塑生产生活方式,将对未来各行各业产生广泛深远影响,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在此背景下,以煤、油等传统能源为主的用能技术工艺将发生颠覆性变革,许多传统行业将逐步退出,同时会涌现出许多新的产业,未来的产业经济布局、社会就业方向、资本投资方向、企业研发方向乃至老百姓的生活消费方式,都将发生大幅的转型和调整。”康艳兵坦言,能源转型革命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有挑战的同时也酝酿着大量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机遇。未来 30-40 年将催生数百万亿元的庞大绿色低碳投资市场,将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复苏和绿色增长的新动能。
而投射于资本市场,2022年能源创新服务企业受到境内外资本热捧。能链研究院的统计显示,截至12月19日,2022年度上市的新能源服务企业已达11家,首发募资总计344亿元。从细分领域来看,光伏、锂电池领域企业数量领跑,其中不乏晶科能源(688223.SH)、华盛锂电(688353.SH)等细分赛道龙头。此外,全球最大风电运营商龙源电力(001289.SZ)实现“A+H”上市,新能源充电服务商能链智电(NASDAQ:NAAS)远赴纳斯达克,成为“中国充电服务第一股”,也是本年度唯一一只新能源中概股,都充分显示出了能源服务赛道“长坡厚雪”的特征。而且,随着IPO和募资步伐加快,能源创新服务企业正进一步加快跨界创新、产业转型革命的步伐,三一重能“跨界”氢能、晶科能源悄然成立储能子公司等头部企业的动向说明,未来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等能源领域的创新形式和细分赛道边界正在加速拓展,未来将有更多能源转型革命的精彩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