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对中国“三农”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将为明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指明方向。本次会议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并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等。
粮食安全是事关民众生存的根本性问题,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根本保障,是国家安全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虽然从粮食产量、单产量、人均占有量、库存量等指标来看,中国粮食安全总体形势良好,但仍然存在一系列风险和挑战。首先是在约束粮食产量的生产资源条件方面,维持目前耕地的面积和质量面临一定的挑战,在过去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围绕水资源的矛盾也比较突出。其次是存在粮食结构性矛盾问题,如稻米和小麦连续多年产大于需,而大豆和玉米却存在产需缺口,需要进口。再次,粮食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环节的浪费现象依然存在。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和粮食消费大国,粮食安全问题在任何时候都不容忽视。随着经济增长和消费升级,中国粮食需求的总趋势是大幅上升,这必然给资源约束条件下保障粮食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
目前中国已经制定了粮食安全保障法,用法律手段强制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耕地保护方面,中国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加强耕地用途管制,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筑牢粮食安全的根基。在这个问题上,各地政府应当居安思危,贯彻底线思维,守好粮食安全管理底线,守住耕地保护的红线,并在具体工作中把任务优化细化,严格把控用地界限,减少耕地资源损失。中国明确种业的核心地位,对这个战略问题有清晰的认知,并以此为基础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近年来中国高度强调遏制粮食浪费,节约粮食,保护稀缺资源,这也都是以切实行动来维护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