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的创新发展,尤其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对于推动我国产业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落地千行百业的过程中,如何降低算力成本、提高算法及框架的性能,成为AI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同时也是AI产业进一步实现商业价值突破的关键。
在算法落地的探索中,成立于2011年的旷视科技率先给出了自己的回答——算法量产。日前,旷视科技算法量产负责人周而进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算法量产是对AI生产模式的理念革新和生产力进化,是使AI算法摆脱小众定制化、走向大规模落地的必经之路。”
记者了解到,周而进是旷视科技创始团队中的一员,早在年少时就展现出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天赋与才能,初中时获得了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金牌,后于2009年、2011年分别赢得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的银牌、金牌。2011年进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13年暑假,在其学长——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唐文斌的邀请下,周而进加入旷视科技后,早期负责开发了旷视科技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商业产品——金融级身份认证云服务FaceID.由其负责的面部识别算法广泛应用在各大主流品牌智能手机中。周而进从2019年底开始带领团队研发算法生产平台,到2022年7月,旷视科技自研算法生产平台AIS正式上线,全面支撑旷视城市物联网等业务的算法落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