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ChatGPT引发广泛关注后,今天凌晨,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发布了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 GPT-4.相比之前的版本,GPT-4有哪些“升级”?其技术有无明显突破?我国在多模态大模型方面的基础研究如何?什么时候也能有这样的“爆款”?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专访了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教授汪镭。
【在技术创新上并无过多新意】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前段时间引发关注的智能聊天工具ChatGPT是基于GPT-3.5架构开发的,GPT-4的“升级”体现在哪方面?技术上有何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