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谢旗团队与中国农业大学于菲菲团队、华中农业大学欧阳亦聃团队联合十家科研单位合作,首次发现农作物耐碱的关键基因AT1及其作用机制。相关研究成果24日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杂志。
“10亿公顷盐碱地有救了!”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原所长陈受宜表示,这是一项重大的科学突破,为培育耐碱植物打开了大门。
大田实验证明,该基因可显著提升高粱、水稻、小麦、玉米和谷子等作物在盐碱地的产量,平均增产约20~30%,在改良盐碱地综合利用中具有重大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