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白色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给全球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挑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生产国和消费国,塑料污染治理既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又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社会共识。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为2023年两会带来了《关于推动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据了解,生物可降解塑料能够在特定环境下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兼顾环保性和使用需求,是治理塑料污染的理想替代产品。
2020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替代产品开发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不可降解的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递塑料包装等将逐步禁止或限制使用。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专项行动等重点工作,明确要因地制宜、积极稳妥推广可降解塑料,健全标准体系,提升检验检测能力,规范应用和处置。2021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明确,要开展不同类型可降解塑料降解机理及影响研究,健全标准体系,规范应用领域,明确降解条件和处置方式,加大可降解塑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降低应用成本,加快对全生物降解农膜的科学研究和推广应用,加大可降解塑料检测能力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