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打卡6个省份、30小时往返1300公里游6个景点、一天玩遍北京8大景点……在最近的出游热潮中,“特种兵式旅游”在各大社交平台爆火。许多年轻人在节假日热情奔赴心目中的旅游胜地,他们挑战体力和时间的极限,力图花最少的时间和金钱游览最多的景点。在这样“日行3万步”的周末游后,这群“特种兵”甚至还能在接下来的工作日“无缝衔接”,继续回到原本生活中上班上学。
不浪费一分一秒、主打的就是一个“去过”,这样的“速游”方式引发网络热议。看着密密麻麻的行程安排,不少网友佩服“年轻人体力真好”“比旅行社还会安排”。也有一些声音认为,如此“拉练式”旅游已经破坏了旅行的休闲属性,走马观花地打卡景点无法让人真正体会到当地文化的精髓。
的确,“特种兵式旅游”容易让人联想起一些“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跟团游,那种马不停蹄、奔波劳累的旅行节奏总让人体验不佳。但仔细想来,两者间的个中差别仍然值得细细解读品味。我们应当看到,比起以往交钱出游、旅行社替游客安排一切,年轻人与同伴共同协商旅行计划、自主设计时间路线,思维行动力十足;他们在凌晨的火车站相互守行李、在列车硬座上依偎着打盹,不喊一个累字,在奔波劳累中历练了自身的身心素质;虽然总在奔赴下一个目的地,但身边总有同伴彼此鼓劲打趣,友情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加亲密,这本身就是旅行的一大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