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202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知识产权不仅是重要的技术供给,还是重要的制度供给。一个地区创新能力强不强,知识产权是重要因素;营商环境好不好,知识产权是关键指标。
申长雨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知识产权法治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一方面,建立了符合国际通行规则、门类较为齐全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民法典确立了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的重大法律原则,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先后修改,建立了国际上高标准的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同时,加入了几乎所有主要的知识产权国际条约,去年海牙协定和马拉喀什条约也在中国正式生效。另一方面,通过机构改革,实现了专利、商标、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集中统一管理,知识产权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显著增强。
申长雨表示,下一步,将统筹推进各类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则的制修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