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长,分别受到教育发展水平和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的影响。
改革开放期间,中国在人力资本积累方面经历过两次大的跨越,分别是1986年开始的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以及1999年以来高等学校的扩大招生。在政府公共教育支出大幅增加的保障下,这两项重大举措显著提高了总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程度。
例如,1982—2000年,每10万人中的初中毕业生数量增长了89.8%;2000—2020年,每10万人中的大专及以上毕业生的数量增长了3.3倍。正如增长理论可以预期到的,人力资本的这种大跨越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做出了显著的贡献。随着人口转变阶段的变化,人力资本改善的速度放缓。根据联合国的数据计算,中国20~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及21世纪第一个10年和第二个10年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04%、1.84%、1.41%和0.10%,其中2016—2020年,年均为负增长。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相对应,以各级毕业生(未升学或辍学)的加总为代表的新成长劳动力也于2014年开始负增长。与此同时,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校扩大招生的政策效应总体来说是一次性的,并不具有长期可持续效应。随着政策效应逐渐减弱,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增长速度也相应放慢。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无论是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量,还是人力资本禀赋较高的新成长劳动力增量,都已经处于减少的趋势中,不再能支撑人力资本总量的增长(见图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