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杜涛)贵州省茶叶学会申报的《自然形绿茶》(标准编号T/GZTSS 10-2023)《贵州省少儿茶艺等级评价规范》(T/GZTSS 11-2023)2项团体标准将于6月10日正式发布。这2项标准的发布,将对推进贵州省自然形绿茶加工技术并提升其产品质量、对贵州省加大茶文化普及力度和加强茶文化宣传发挥积极作用。
自然形绿茶是以绿茶加工方式生产的呈自然形态的绿茶产品,《自然形绿茶》团体标准规定了自然形绿茶的术语和定义、分级和实物标准样、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其中,分别规定了特级、一级、二级的单芽和芽叶自然形绿茶的感官品质要求及其水分、水侵出物、总灰分、粉末的理化指标。
据贵州省茶叶研究所高级农艺师、贵州省茶叶学会秘书长刘晓霞介绍,自2007年贵州省茶叶大发展以来,无论是家庭农场、小微茶企还是中、大型茶企的茶叶加工技术都有了长足发展。贵州目前有涉及茶叶产品的标准数十个,绿茶标准已覆盖扁形、卷曲形、颗粒形、针形、条形、圆球形等产品,但缺少自然形绿茶的标准。2011年,从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正安白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开始,加工自然形绿茶的贵州茶企日益增加。特别是茶园面积增大后,不少产茶区采用夏秋茶青加工绿茶时,发现夏秋原料加工自然形绿茶产品香气更鲜、更高,滋味更醇。目前,参加贵州省斗茶赛、“黔茶杯”名优茶评比的茶样里,自然形绿茶要占较大比例,有时甚至比扁形绿茶送样比例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