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人类行为》最新发表一篇食品研究论文称,气温特别高的几周与家庭的粮食不安全程度较高有关,或由这段时间家庭收入降低所致。这些发现表明,就业可能是理解炎热与粮食不安全之间关联的一个因素。
该论文介绍,全球有20亿人受到粮食不安全的影响,炎热的气温会通过破坏作物、减少收成而造成这个问题。但特别炎热的时期也可能意味着人们无法工作从而没有收入。例如,炎热时期可能会对工人造成身体负荷,降低他们工作时间的生产力。
论文作者、英国牛津大学Carolin Kroeger用来自150个国家地区的家庭调查数据,调查了家庭收入、粮食不安全和特别炎热的数周(定义为一周至少有3天的温度属于特定地区当年最热的10%)之间关联的证据。数据中包括了对2014-2017年间关于前一年粮食不安全情况的访谈回应,含有“是”或“否”问题,对应粮食不安全的程度(轻度至中度、中度至重度以及严重),如“你是否担心自己可能没有足够的粮食吃”和“你的家庭是否缺粮”。结果表明,在炎热气温和粮食不安全之间存在短期关联,并且这与家庭收入减少有关。基于这些数据的模型表明,例如,如果一个国家拥有印度那样的人口,经历了特别炎热的一周,就会有额外807万人可能会经历中度到重度的粮食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