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行街道城运中心,此起彼伏的手机提示音突然响起,大屏上一个绿点变黄,开鲁路一处智慧车棚里的实时监控画面弹出:原来是有工作人员正在测试烟感探测实时报警系统。殷行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智慧车棚管理平台,一旦有突发情况,工作人员当场就能收到信息提醒,最近的管理人员2分钟就能到场处置,消防车则能在5分钟内赶赴现场。记者近日从殷行街道获悉,街道在全市率先实现智能车棚全覆盖,将监控、安防、消防、移动端预警装置以及管理平台连通贯穿,形成智能化管理模式,实现“一网统管”。
统计数据显示,由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事故占了上海火灾相当大的比例。殷行街道常住人口近20万,住宅小区大多建于上世纪90年代,是一个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的老社区。社区居民大多依靠非机动车出行,有停车需求的电瓶车近6万辆。乱停放、飞线充电等安全性问题投诉屡见不鲜,传统管理模式下盗窃事件也频发。如何为社区提供更安全的非机动车停放、充电环境,成为社区治理的一道必答题。
近几年来,殷行街道深入调研社区非机动车停放、充电难等问题,听取居民意愿,了解百姓需求。要不要建、该怎么建……这些问题,街道引导居民自主协商,让决定权掌握在居民自己手里。看到有小区先行试点效果不错,居民们普遍展现出改建车棚的强烈意愿。历时三年时间,殷行街道完成168处车棚智能化、标准化的论证和改造全覆盖,实现智能门禁、智能消防、智能充电、智能探头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