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萍林昀肖北京报道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全球超过850万人患有帕金森病,有超过5500万人患痴呆症,约2.8亿人患有抑郁症。在我国,脑疾病患者人数众多,其中60岁及以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约有1000万,早在2016年孤独症人群超过1000万,抑郁症患者约有4800万。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脑疾病发病趋势加速,患者劳动能力的降低或失去,需要家庭和专业人员照护、治疗费用昂贵或难以治愈等问题,为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日益加重,亟需有效的治疗手段帮助脑疾病患者恢复健康。
在脑疾病的认知和治疗方面,人类对于脑的理解还处于起步阶段,亟需科学突破,而大众对脑疾病和脑健康受重视度也不足。对脑疾病患者而言,治疗费用巨大且部分疾病难以治疗,而当前民众对脑疾病医疗服务需求保持增长态势。对此,2021年科技部发布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正式启动“中国脑计划”,首批资金为30亿元,后续资金规模将达540亿。该项计划包含脑疾病诊治、脑认知功能的神经基础、脑机智能技术等方面研究。
面对诸多脑疾病,目前有哪些干预手段?近日,银河脑医疗董事长魏可成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介绍称,以往治疗中,物理干预手段主要使用光、电、磁、超声等,这些干预手段已使用多年,但治疗有效性有限,在治疗中,如刺激位置错误会影响效果。“我们在大脑功能研究中进行突破,在交叉学科团队支持下,经过十几年不停的临床验证,实现pBFS®个体脑功能剖分技术。基于pBFS®技术,优点疗法通过‘读、解、写’三步,能够制定出每名患者大脑的功能图谱,清楚找到出现问题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