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继发 蒋俊伟)《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 23350-2021)(以下简称“新国标”)实施后茶叶包装是否实现“瘦身”让消费者真正得到实惠?近日,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以下简称“四川省消委会”)征集消费志愿者开展了消费市场茶叶包装现状调查。通过志愿者调查发现,茶叶包装层数基本符合新国标要求,包装空隙率超标较为普遍,散装茶叶“定制”包装难监控。
志愿者在成都市金牛、青羊、武侯、锦江、龙泉、新都等城区,探查茶叶批发市场、综合商超茶叶专柜、茶叶专卖店等27个点位,调查了108款预包装茶叶的相关情况,包括绿茶、红茶、白茶、黑茶等种类,价格高低不等,以标注净含量为100克的茶叶为例,最低标价28.6元,最高标价4800元。108款茶叶中,标价超1000元的22款,占比20%;标价低于300元(含300元)的有46款,占比43%。在调查的108款茶叶产品中,志愿者能够有效查看内部包装层数的有75款,包装均没有超过4层。其中,采用两层包装的最多,有54款,占比72%;采用三层包装的有14款,占比18.7%;采用一层包装的有5款,占比6.7%;采用四层包装的有2款,占比2.7%。包装层数较多的多为茶叶礼盒。
此次调查中,志愿者有效记录茶叶包装长宽高等相关数据,能够计算包装空隙率的共有94款,上述94款茶叶中,有49款茶叶的包装空隙率超标,占比高达52%。其中,包装空隙率大于30%、小于等于50%的有15款,包装空隙率大于50%、小于等于70%的有26款,包装空隙率大于70%的有8款。包装空隙率高过80%的有3款茶叶,其每克茶叶的单价分别是48元、33.2元、22元,远高于此次调查108款茶叶每克3.7元的平均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