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网![登录] [注册]

各项个人信息保护框架 基本形成

  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两周年。作为我国保护个人信息的专门性法律,法案明确要求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并对“大数据杀熟”以及人脸信息等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做出界定。

  “自2021年11月1日法案施行以来,过去两年时间里,我们发现已经有很多企业将个人信息保护合规义务转化为日常运营工作的一部分,这增强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力度。”一位外资公司市场咨询部相关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目前,在个人信息保护的各个细分领域,也出台了多部支持性法规及国家标准,总体看,基本形成了从顶层设计到政策落地的一整套个人信息保护框架。

我要投稿 版权投诉
  1. 标签 信息
  2. 机构、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信息行业标签

tr**羁绊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关注 私信

报告咨询

  • 400-817-8000全国24小时服务
  • 010-5824-7071010-5824-7072北京热线 24小时服务
  • 059-2533-7135059-2533-7136福建热线 24小时服务

如您想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seles@yuboinfo.com,审核录用后客服人员会联系您

机构入驻请扫二维码,可申请开通机构号

Copyright © 2025 baogao.com 报告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0812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