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2023年底往回看,全球范围内的ESG投资(也可称为“可持续投资”)已是蔚然成风。因渗透的社会议题之多,覆盖的主体之广,ESG投资的全球关注度在持续提升。
从晨星和摩根资产管理等机构发布的最新报告来看,全球可持续基金资产规模目前在2.7万亿美元之上,欧洲占比85%保持主导地位,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规模位居第三。特别是,这些机构关注到了固定收益和ETF在中国可持续投资领域的发展势头。未来30年,中国对绿色低碳投资的累计需求将达到487万亿元人民币,需要金融机构支持国家发展目标来填补这一投资缺口。
相关分析认为,中国ESG投资应努力争取“中国实践的国际化”,但参考海外经验则能少走弯路,大体有三类建议:一是用“融入式”方式做ESG投资,而不再由ESG研究部门去做研究,再把研究结果推给产品部门。因为从发展前沿来看,ESG应该是投资机构每个部门都要会的;二是先聚焦公司的ESG信息披露,在保障ESG数据质量的前提下再考虑布局相应的金融产品;三是扩大投资范围,覆盖更多前沿议题,针对这些前沿领域选择合适的融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