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一些乡村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提炼打造出不同类型的IP形象。这些活化、动态、能变现的主题IP,不仅带来了巨大的“出圈”公益流量,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比如,有的乡村基于典型民俗文化打造民俗类主题IP,带动了体验类、观赏类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有的乡村基于传统产业积淀、制作技艺等挖掘产业类主题IP,实现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有的乡村则通过推动农村环境与艺术创作融合构建艺术类主题IP,促进艺术与乡村共生……这些特色鲜明的主题IP,基于良好的运营策略以及与农村业态的完美融合,迅速唤醒乡村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
IP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一个角色、一件艺术品、一种流行文化。要想在竞争激烈的IP市场中脱颖而出,最关键的是依托自身发展实际、产业特色、历史文化、风物人情等,找准IP核心特色,包括独特的角色设计、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的背景世界等,进而传达信息、观念和情感,实现价值变现。比如“村超”“村BA”的火爆,不是因为赛事竞技水平本身,而是由于这些大众体育活动展现出“乡土味”生活的丰富多彩,以及透过烟火气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大众的真诚,实现了基层体育产业与传统民族文化的完美融合。这些蕴含在IP背后的差异化价值、体验和卖点,充分满足了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