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随着冰雪运动的盛行以及东北地区文旅局别出心裁的宣传,“尔滨”、“南方小土豆”等充满热情和娱乐式的关键词更是频频登上各种热搜榜的榜首。对于很少见到大雪或是从未亲眼见过下雪场景的南方人来说,趁着寒假和春节假期,带着孩子、约上朋友甚至是自己一个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冰雪之旅实在是一种新鲜又潮流的选择。然而,冰天雪地里的活动对于初来乍到的人们来说隐藏着诸多风险,若是稍有不慎,就要面临着摔跤、骨折、外伤等意外情况的发生;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视光中心的杨帆主治医师告诉记者,在眼科,“雪盲症”是冬季寒冷地区游客的“常见病”。
“雪盲症”又称为“电光性眼炎”,在冰川、雪地等地区,由于周遭环境对太阳光的反射增加,直射入眼的紫外线含量也大幅增高,过量的紫外线会引起眼部角、结膜的一系列损伤,从而引起患者出现双眼刺痛、充血水肿、灼烧感、畏光流泪等症状,更严重的则会引起一过性的视力下降甚至是短暂的失明。
在了解了“雪盲症”形成的原因后,如何避免损伤的发生、防患于未然才是我们更希望看到的。由于“雪盲症”是发生在特定环境和场所中的一种眼部损伤,因此对于长时间处在冰雪环境中的人群,比如赏雪玩雪的旅客、在冰雪环境作业的工作人员或者是户外滑雪滑冰的运动者等,需要佩戴墨镜或者是防护镜来有效隔离环境中过量的紫外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