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ChatGPT横空出世以后,大模型让生成式人工智能赛道成为资本市场最闪耀的其中一颗“明星”。去年一整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型是贯穿一二级市场的一条投资主线。随着大模型技术的不断迭代和进步,一批备受瞩目的AI独角兽企业诞生,二级市场上相关的概念也不断涌现。不过,大模型在场景应用和商业落地方面尚处早期阶段,前期资本的大量涌入已让行业泡沫初现。热点面前,风险因素也需要正视与警惕。
新春之际,申万宏源证券信息化研究部传媒互联网行业首席分析师林起贤走进证券时报·时报会客厅,畅谈了她对于2024年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洞见,分享了她的投资心得与思考。林起贤认为,模型的能力还在持续进步,视频、3D等多模态方向是下一个阶段发展的重点。从应用上看,可以重点关注生产力场景、消费级场景和AI硬件为代表的“软硬一体化”这三大方向。对于投资者而言,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趋势是很确定的,但在二级市场择股和择时方面,还需要兼顾成长股在“从0到1”这一阶段具有长期确定但短期波动大的投资特点。
生成式AI走向应用,三类方向值得关注